小南美术网小南美术网

雅克•达维特《苏格拉底之死》名画高清大图赏析

雅克•达维特《苏格拉底之死》名画赏析

 

1780年,作为古典画派奠基人之一的约瑟夫•马利•维恩被任命为设在罗马的法兰西艺术学院的院长,当他前往罗马赴任的时候,与他同行的是他最得意的学生,名叫雅免•路易斯•大卫。大卫毕业于皇家绘画雕塑院,因为连续三年在比赛中没有取上名次,几乎要自杀。他曾于1775年前往意大利研究艺术,深受古罗马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影响,对古典主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次跟随恩师前去罗马,正好有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经过几年的认真揣摩和刻苦实践,他画出了一批取材古希腊、古罗马历史的大型油画,其中有《苏格拉底之死》、《布鲁特斯》和《荷拉斯三兄弟的誓言》等。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主张无神论和言论自由,然而他的主张却得不到希腊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他们把苏格拉底看成破坏者,给他安上引诱青年、亵渎神圣的罪名。苏格拉底一直是希腊民主制度的拥护者,而希腊人却运用这个制度,以投票的方式判处他服毒自杀。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苏格拉底可以不死。他可以选择认罪,请求法庭宽恕。他可以用赎买的办法活命,有人给他出这笔钱,交给法庭。他还可以逃走,有人已经买通了监狱的看门人,为他准备好了出逃的船只。然而苏格拉底宁为受难者而死,也不为叛逆者而生。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大卫将这神圣的一幕定格在画布上,艺术地还原了苏格拉底最后的尊严,鼓舞当代法国革命者勇敢地为信仰和真理而献身。

在画面上,苏格拉底位于视觉中心,他庄重地坐在床上,亲人和弟子们分列两旁。从门缝中射进一束阳光,照亮了阴暗的牢房,苏格拉底抓住人生最后的时间,还在滔滔不绝地演讲着,他一只手高扬着,表达出他宁死不屈的意志,另一只手轻轻地接过盛着毒酒的碗。弟子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倾听着老师的演讲,竟忘了老师死期将至。画面左边有一组人物是苏格拉底的亲人们,他们悲痛欲绝,不忍心看到苏格拉底就这样弃世而去。画面前景的地面上放着打开的镣铐和散落的手卷本,画家以此来激发观众对苏格拉底的铁窗生活进行想象,不由得增加了对英雄的崇敬之感。

从这幅画人们可以联想到雅克•路易•大卫的另一幅名画《马拉之死》。让•保尔•马拉原是一位医学博士和物理学家,大革命开始后,他毅然投身革命,后来成为雅各宾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由于长期在地下室里工作,马拉染上了皮肤病,必须浸在温水中才能缓解痛苦。1793年7月13日,与吉伦特党人有勾结的女刺客夏绿蒂•柯尔黛潜人马拉的工作地点,用匕首刺杀了他。

就在马拉被害后两个小时,大卫就赶到现场,眼前的惨状令他震惊,决心用画笔记录下这悲壮的历史场面。《马拉之死》这幅名画就这样诞生了。在画面上,马拉倒在浴缸里,被刺的伤口清晰可见,鲜血染红了浴巾和浴缸里的药液,握着鹅毛笔的手垂落在浴缸外边,另一只手还紧紧地握着凶手递给他的字条。凶手已经逃离现场,带血的凶器还丢在地上。浴缸的旁边有一个木台,那里放着马拉刚刚写完的一张便条:“请把这五法郎纸币交给一个五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为祖国献出了生命。”木台的立面有一行法文:“献给马拉。”它有如石碑上的铭文,使这幅画成为永久的纪念。

雅克•达维特《苏格拉底之死》名画高清大图

在《苏格拉底之死》中,大卫注意保留古典主义的造型规则;而在《马拉之死》中,他用简洁、严谨、明晰的写实手法,艺术地记录了一个令人震惊愤慨的事件。在苏格拉底和马拉这两个不同时代的人物形象身上,大卫看到了他们的共同点,那就是为理想而勇于献身的英雄主义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时代需要加以大力弘扬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南美术网 » 雅克•达维特《苏格拉底之死》名画赏析

打赏
合作伙伴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