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美术网小南美术网

约瑟夫•玛罗德•威廉•透纳《暴风雪》名画高清大图赏析

约瑟夫玛罗德威廉透纳《暴风雪》名画赏析

 

2005年,英国人举办了一次“英国最伟大藏画”的投票选举,位列榜首的是《战斗的泰梅莱尔号》,它就是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风景画家透纳的作品。当今国际上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奖——透纳奖,就是以透纳的名字命名的。透纳成名很早,26岁时就当选为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的正式会员,1807年,31岁的透纳又成为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的透视学教授。

1796年,21岁的透纳在皇家美术学院年展上展出了他的第一幅油画作品,名叫《海上渔夫》。画中渔船所在的地方在英国南部海岸线外的威特岛,透纳于1795年来到这岛上,画了大量速写和水彩画,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悄悄地创作了这样一幅油画。在年展上,这幅画以其自然主义的特色而受到广泛赞誉。当年的展览评论导读这样写道:“船只在海面上自然漂浮、摇曳,水波荡漾,效果逼真。”据说这幅画被一个名叫斯图尔特的将军用10个英镑买走了。

在《海上渔夫》中,透纳已经在尝试采用剧烈的漩涡结构,而这种结构在他晚年的代表作《暴风雪——汽船驶离港口》中,有了完美的发展。画面上,铺天盖地的暴风雪旋转地刮向海面,翻起冲天的惊涛骇浪,褐色与白色在相互穿插和盘旋。在暴风雪的漩涡中心,一艘蒸汽船吐着深褐色的浓烟正驶出港口,它的形象很模糊,只是一小块不引人注目的色彩。桅杆的后面闪耀着一道白光,这是在发出警报。左边涌起的大浪高高盖过地平线,给人带来强烈的恐惧感。

透纳到了晚年,在作品中致力于色彩和光的探索,从这幅画美得令人目眩的色彩和闪烁不定的光影变化中,可以看出它的探索获得了很有意义的成果。后世有很多评论家对这幅画给予了高度评价,说它是“表现海洋运动、薄雾和光线最为宏大的作品之一,即使对透纳来说,这也是从未有过的一幅杰作”。然而,当它最初在皇家美术学院展出时,只是震撼了一般观众,却遭遇到了很多人的挖苦和嘲讽,他们说透纳是在玩“纯粹色彩狂热的把戏”,“就是把厨房的材料倒在画布上,把蛋黄、巧克力搅在一起”,这幅画简直就是一片“肥皂沫和白石灰”。

透纳坚持认为他所画的就是他所看到的,也就是真实的海上暴风雪,没有亲眼见过它的人,就没有资格对他的画说三道四。他曾这样对一位看画展的观众说:“我作画并不是为了要被理解,但我想展示这种场景的样子;我让水手们把我绑在桅杆上观察;我被绑了四个小时而不想下来,我觉得如果有机会就要把它记录下来。但并不要求每个人都一定得喜欢它。”

约瑟夫·玛罗德·威廉·透纳《暴风雪》名画高清大图

关于这幅画的创作,还有这样一个传闻,不知道是不是根据透纳自己的述说添枝加叶而来。在创作《暴风雪——汽船驶离港口》这幅画之前,已经67岁的透纳跟随“精灵”号出海,他让一位水手把他绑到桅杆上,以便亲身体验和观察大海中的恶浪。船长发现后,赶紧劝说他下来:“喂,老头子,你疯了!太危险了!”透纳却满不在乎地说:“放心,船长先生,只要绑紧一些就没什么问题了!”

突然间,海上刮起了暴风雪,海面上掀起了万丈巨浪,气温变得非常低,甲板上的水手乱作一团。桅杆上的透纳却毫无惧色,高兴地说:“哈哈,我终于看到真正的大海啦!”

透纳是一个非常热爱大自然的人,每次作画之前,他都要深人到大自然中做严密细致的观察。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个传闻也许是可信的。但是有人通过査阅海运记录,发现在那场持续多日的大风暴中,“精灵”号没有出行记录。当时透纳不在伦敦,而是在他习惯度假的地方马盖特,那场大风暴也袭击了马盖特,透纳站在海港的护墙上,就能看到与风浪搏斗的汽船,用不着冒着生命危险跑到船上去。

如果说绑在桅杆上观察大海这件事情是透纳自己编造的,那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难道是出自画家天性中的幻想吗?一个合理的解释是,透纳希望以此使得这幅浪漫主义的画作,与他的《战斗的泰梅莱尔号》、《议会大厦的焚毁》等一样,都具有一种亲历者的价值,让批评家们承认它的实录性质,从而使它能抵御得住反对派的肆意攻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南美术网 » 约瑟夫•玛罗德•威廉•透纳《暴风雪》名画赏析

打赏
合作伙伴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