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美术网小南美术网

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名画高清大图赏析

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名画赏析

 

1535年末,米开朗基罗已经年逾六十,但教皇保罗三世根本不顾他年事已高,命令他在西斯廷礼拜堂祭坛后面的大墙上绘制壁画。这面墙上原先已有几幅壁画,是拉斐尔的老师佩鲁吉诺绘制的,从佩鲁吉诺传世的经典作品《基督把天国的钥匙交给彼得》来看,这几幅壁画也应该十分精彩,把它们覆盖了实在令人惋惜。当然,这不是米开朗基罗的错。

米开朗基罗为这幅壁画选择的主题是《圣经》的传统题材,即耶稣复活后升入天国,坐在天国的宝座上审判凡人的灵魂,凡罪人都被罚入火湖,再死一次,这就是灵魂之死;凡善者,耶稣赐他生命之水,使灵魂获得永生。在所有的基督教堂里,几乎都能看到表现这个主题的壁画,都可以称作《最后的审判》。米开朗基罗所创作的《最后的审判》在情节上与同类壁画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它的磅礴气势却是无可比拟的。面对着这面将近200平方米的大墙,他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把他计划中的400左右个人物合理地安排开来。最后,他采用了水平线与垂直线交叉的复杂结构,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另外,考虑到观众需要从下面仰视画中的人物,视线上会出现比例的不协调,米开朗基罗又将上面的人物画得大一点,底部的人物画得小一点。

在这幅壁画中,处于中心位置的人物无疑是耶稣。在传统的宗教绘画中,耶稣通常被表现成一个圣人的形象,头上罩着光环,好似不食人间烟火。而米开朗基罗笔下的耶稣,却是一位神态威严的壮年男子,一幅英雄气概,他高高地举起右臂,宣告末日审判的开始。看他的模样好像一个公正的裁判员,与《圣经》中描述的救世主形象相距甚远。1541年圣诞节前,《最后的审判》揭幕,整个罗马城顿时为之沸腾起来。在人们的眼里,壁画上的耶稣简直就是意大利的民族英雄,他代表正义的力量发出惩罚令,让那些出卖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政客们接受审判。

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名画高清大图

《最后的审判》中的人物基本来自历史与神话传说,比如站在耶稣左侧的使徒彼得,站在最右边背负十字架的安德烈,站在左侧下方的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巴多罗买。也有一些人物来自现实,被米开朗基罗用影射的笔法表现出来。比如在耶稣下部有一只小舟,小舟的右边有一个身带钥匙的人,后人指出这个人影射的就是教皇尼古拉三世,他生前实行僧侣捐卖制,出卖教职,理应受到惩治,而他头身倒置的形象则象征着教皇的权力正在下坠。在画面的右下角有一个长着驴耳朵的判官朱诺斯,他被大蛇缠住身体,周围是一群魔鬼,有人指出这是暗指教皇的司礼官比阿乔•切萨纳。在耶稣的右下方坐着一个老人,他的手中拿着一张从自己身上扒下来的人皮,人皮上的脸据说就是米开朗基罗自己扭曲了的面孔。也许画家是用这种方式,来表现自己内心的痛苦。

这幅壁画最能体现米开朗基罗人文主义思想的,是他用裸体来表现画上的所有人物。这在当时,的确需要艺术家具有超常的勇气,因为这很有可能会给自己招来亵渎神灵的罪名。米开朗基罗明知如此,仍然坚持这样画,因为他认为人是宇宙间最宝贵的生灵,就应该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去面对上帝以及过去和未来。1546年,米开朗基罗崇高的理念终于被世俗所不容,司礼官切萨纳在新教皇面前搬弄是非说:“在一个神圣的地方,画这么多显露全身的裸体形象,太不相宜了!这件作品绝对不适用于教堂,倒是可以挂在澡堂或酒店里。”新教皇听信了他的话,下令让一个叫丹尼埃•达•伏尔泰亨的画家,给壁画上所有裸体人物的下身都画上腰布和衣饰。这件事情给后人留下一个大笑柄,而那位伏尔泰亨也得到一个“穿裤子画家”的绰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南美术网 » 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名画赏析

打赏
合作伙伴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