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美术网小南美术网

当代著名书法家二十人系列(王冬龄及其书法简介)

 

当代著名书法家二十人系列(王冬龄及其书法简介)

 

王冬龄(别署冬令,悟斋),男,1945年12月生,江苏如东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协理事,浙江省书协副主席、中国书法进修学院副院长、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客座教授。196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研究班,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9年应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之邀赴美国讲授中国书法,为该校及加州大学教授,在哈佛、加州伯克莱等20多所大学举办讲座与展览。1992年年底由国家教委招聘归国,到中国书法家协会研究部工作,丨994年回中国美术学院执教,1996年赴韩国汉城参加“第四届国际茶文化书画艺术展”。1998年2月以巨幅草书参加纽约古根海姆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中华五千年文明艺术展”。1999年参加巴黎“现代中国书法艺术展”、东京“中国二十世纪书法大展”、韩国汉城“现代文字艺术展澳大利亚”“China46”艺术展。2001年3月参加了中国兰亭国际书法节,举办王冬龄的书法展览与书法艺术专题讲座,深受观众欢迎。先后在中、美、日、加举办个展二十余次。作品由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及大英博物馆、美国北达科他艺术博物馆,哈佛、耶鲁、斯坦福、加州伯克莱大学,德国石荷州美术学院等收藏。曾在中央电视台主讲书法,美国CBS电视台作过专访。著作有《书画艺术》《中国书艺史》《书法篆刻教程》《林散之》《王冬龄书画集》《王冬龄草书唐诗三十首》等。名字列入伦敦《世界名人录》、芝加哥《北美华裔艺术家名人录》。

王冬玲书法

近年来,精于草书的王冬龄先生以巨幅书法的形式将笔墨线条对人们的冲击和篇撼力发挥到了极致。一通激情挥洒的《逍遥游》将大批懂或不懂书法的人们带入了一个中国书法的全新领域,让人们在惊讶、震撼与叹羡甚至不解和非议中再次感受草书线条所编织出的那种奇异诡丽的幻妙之境。

毋庸讳言,王冬龄并没有像邱振中和沃兴华那样,充分挥动手中的理论武器为自己的惊世骇俗的狂草场面自圆其说,但他到底还是靠自己并不薄弱的传统功力和出人意料的表演为自己赢得了阵阵喝彩。

王冬龄草书植根于二王,同时对带宥浓厚的章草意味的《书谱》情有独钟,他在这几家的草书世界里做了为时不短的盘枳与逗留,因此也打下了很纯正的不乏经典意识的草书基础。

细观王冬龄草书,从中小_难看出他对林散之草书的仰慕与心仪。林散之在晚年自谓:“余三十岁以后学行书,六十岁以后学草书。草书以大王为宗,释怀素为休,王觉斯为友,董思白、祝希哲为宾,始启之者,范(培开)先生,终成之者,张(粟广)、宾虹师也。”唞实上林散之草书受董其昌草卞《试墨帖》影响最为明显,蒙氏行草书的虚淡和禅意更是林散之尤为心仪的地方。只是林能以董为本,参以汉碑之意,一改董的纤弱寒俭之弊,得厚重之气、峻朗之骨,书风别开生面。其草书尤重笔墨表现,在文人书卷之气和雄逸之境的营造方面颇有独到之处,被世人誉为近三百年来开草书之新境者。散草在笔法、墨法上所能达到的精致最为人看重,似他在字法上与旭素狂草的风范尚有一段距离。

王冬龄取法林散之的成功之处在于,将以水泼墨漫洇笔法的大量采用和甚具张力弹性的圆润灵动线条以及字形结构的欹侧左倾和右提轻收巧妙结合,融汇运用,并能以己在孙过庭《书谱》当中获得的传统笔墨精华作为相应的支撑,从而使他与林散之在面貌神情上拉开了距离,王冬龄的草书也就具有一定的当代书史价值。这种“当代书史价值”的大小有无,一方面取决于你在传统方面吸收了多少,另一方面还要看你在对传统笔墨具有深度把握的基础上又向前迈出了多远。

张芝作为一代草圣,在章草的基础上,施以简捷流畅之用笔,加强引带,开创“一笔书”,故其今草具有原创意义。张旭又在其基础上,参以隶书用笔,更见狂放颠逸之韵致,怀素则纯以篆书圆转笔法作草,细筋入骨,如屈铁盘金,柔韧而不乏爽健,二人皆借助酒的力量,营造出摄人魂魄的狂草意象。我们面对他们的作品,在整体印象上虽皆具汪洋恣肆、气势奔放之姿,但在不同作品的处理上却有一些内在的细微的差别,如张旭的《古诗四帖》与《肚痛帖》,怀素的《自叙帖》与《大草千字文》之间,理法虽同,但气象有别。

然而,今世之作狂草者,却似千篇一律,越往后,风格既定,便形成模式,幅幅大同小异,难有大的突破。王冬龄草书亦无出于此。

从技术层而来讲,王冬龄在草书笔法、结体方面的功力锤炼以“精熟”而论,似亦未过。他对前人技法研练的纯粹性虽未必达到赵孟頫对二王书风的追摹程度,但在逍理和路数上却显然是相互一致的。赵书的精致虽强似宋代的苏轼、米芾和黄庭吧,但在个人意趣的张扬和自家书风的确立方面则多有不及,可谓“收之桑梓,失之东隅”。而王冬龄草书亦同样存在这种问题,其基本功力比之当代其他草书家似有过之,似与此同上也逐渐染上了习气,即愈熟愈近俗,书路有很大的程式化倾向,在草书的精神气格内在神韵的开拓与挖掘上存在相应的不足。

王冬龄先生吋能也以此有所认识,但他找寻的突破口却是以将作品写大或在书写材质上做文章,虽不乏“新意”,但在本质上,却似乎无助于其书作的品位与气格的提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南美术网 » 王冬龄及其书法简介

打赏
合作伙伴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