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美术网小南美术网

当代著名书法家二十人系列(曹宝麟及其书法简介)

 

当代著名书法家二十人系列(曹宝麟及其书法简介)

 

曹宝麟,男,汉族,1946年5月生于上海,江苏无锡人。1964年9月入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化机系。1967年得戴尧天指导,学米芾兼习苏轼,孜孜以求,终得神貌。1978年10月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82年至1993年在安徽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工作,1993年12月调至暨南大学文化艺术中心。曾任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青年书协主席。现为暨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书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国际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沧浪书社社员,南方书法艺术研究院顾问,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客座教授等。目前专业研究方向为书法史论研究、书法艺术创作及古代碑帖考证等。

曹宝麟书法

在同辈书家当中,曹宝麟是一位热衷于在书坛上制造“轰动效应”的人物。他总是能够凭着自己的名气和智慧在书坛上不断制造看点,人越来越奇,字越来越火,这与传统文士抱朴守拙的一贯做法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曹宝麟是以一手米体行书称雄于书坛的。据史料记载,米芾也是一个“不安分守己”的主儿,着奇服,出怪言,行为放荡不羁。他笔下那“风樯阵马,八面出锋”的行书曾倾倒了一大批追随者,至今仍长盛不衰,被奉为热门。曹宝麟对米芾的追慕是近乎宗教信仰式的虔诚,这与赵孟頫对二王的尊崇显然如出一辙。赵对二王的传承只在技法技巧上的精熟,而且他这种“精熟”所达到的程度,后世人无出其右者。似赵孟頫恰恰因为对二王的近乎封闭式的研练,在得到二王笔法精髓的同时,却无法得到二王书法的那种简淡灵逸的高古气息,从而使得这位元代最杰出的复占派领袖始终无法走出二王的阴影。也许从赵孟頫自身来讲,他并不屑于那种自我作古式的创变,但换个思维来分析,或许以赵孟頫的天分与功力,若能在其晚年从复古的观念中跨出一步,那么他的实际艺术成就可能就需要重新加以定论。

曹宝麟之于米芾,其实也是走了和赵孟頫一样的路子,似他对米芾的继承却远没有达到赵孟頫对二王的精熟程度。相较于一般学米者,曹宝麟无疑是一位佼佼者,同时借助于他在考据理论方面所能达到的功力,更加加强了他对米字的理解。在当代同辈书家中,曹宝麟是一位几乎未受时风影响的书家,他只是执着地在为自己营造的米芾天地里上下求索,看花开花落,任云卷云舒。

当代很多学米者,大多以能捕捉到米芾书法欹侧、劲利、如刷字般的外貌特征为能事,有的甚至刻意将这些衷面特点放大化。殊不知,米芾虽能“风樯阵马”,但“沉堕一偏之失”。米芾作为和苏轼、黄庭坚齐名的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他们对书法的历史贡献在于突破唐人尚法观念所导致的那种为法所缚的僵化与刻板,勇敢地闯出了一条唯重个人意趣表达的路子。“尚意”书风的妙处在于以情驭法,以法传情,法意之间,巧寓禅机,让欣赏者从中读到一种超然字外的意象之美。而曹宝麟似乎只达到了学米的第-个层次与第三个层次的过渡阶段。他笔下的米字,实质上还没有尽现米字原貌,反时进行了一种理性的改造。点画字形看上去倒也不乏雍容华货,似却少了米卞原有的那种原始的张力,不文不火,不偏不倚,法度无所不在,但情趣大大减弱。难道曹先生是想“绚烂之极复归平淡”吗?但平淡有时与“平庸”仅一步之遥,焉能不慎?

曹宝麟是当代为数不多的在创作和理论方面均不乏建树的15家,同时也是当代学米者当中的具宥引领意义的人物,他与沈培方等共同对米芾的景仰与心仪,曾在书坛上掀起了一股“米芾风”,当然这也与他一直担任着全展的主考官(评委)的特殊身份舍关,其实这也是当代展厅文化的一个通病,评委的偏好,往往左石着大展的导向。但评委实际水准的高低又决定着展览评选的质a。那种“个人偏好”式的评选,曾经是展览参与者们心中永远也抹不去的痛,想必曹宝麟先生在这方面会有很多令人敬服的表现。

曹宝麟在书法上的内外兼修为书坛树立了表率,他的学者订份和在学米方面所达到的高度一直被书坛的“米氏弟子”们所无上崇拜着。但从更高更深的层面而言,曹宝麟无疑在在前也陷入了一个学米的既定模式,因为他在过于彰显传统功力的同时,无意间丢失了米芾的法本心源的灵机与魂魄,理性的过多介入虽不至于出现太大的偏差,但这种小心翼翼的创作方式换来的只是对古典技法的信徒式卫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南美术网 » 曹宝麟及其书法简介

打赏
合作伙伴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