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美术网小南美术网

保罗•高更《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名画高清大图赏析

保罗•高更《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名画赏析

 

保罗•高更与塞尚、凡•高合称为后期印象派三大巨匠,他的一生最具传奇性。高更早年在海轮上工作,后来到法国海军中服务,23岁时做了股票经纪人,收入丰厚,还娶了一位漂亮的丹麦姑娘为妻。可是高更的绘画天赋使他无法安生下来,35岁时竟辞掉了银行里的工作;后来与家庭断绝了关系。他要抛弃现代文明和古典文化的阻碍,回到最简单、更基本的原始生活方式中去,过野人的生活。

1891年2月23日,高更拍卖了他的30幅作品,得到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然后乘船远渡南太平洋,来到夏威夷与新西兰之间的法属塔希提岛,与岛上土著人生活共处,并与土著女子同居。在这块充满原始生命力的热带土地上,高更找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保持着原始面貌的大自然风光,看到了那些肤色黝黑、体格健壮、显示着原始人的野性美的毛利族原住民,他为此激动不已,认为这里就是他苦苦追寻的“乐土”。在塔希提岛上,高更的艺术灵感犹如泉涌,阳光下的椰林、海湾和沙滩;翠绿的山林、红色的野果;茅草屋下,赤裸着棕红色肌肤的土著人在无拘无束的憨笑,塔希提少女素色的小花簪在发际间静静地散发着芬芳。高更用他的画笔,将塔希提岛上的风光与民情化为艺术的永恒。

1893年,高更回到巴黎,举办了一个以“塔希提人”为主题的画展,结果遭到彻底失败。他的新颖、神秘、野蛮的画风在巴黎没有受到欢迎,反而引来了所谓文明人的无情嘲弄。高更心灰意冷,再次回到塔希提岛上。这一次激愤的高更彻底脱掉了文明人的衣服,与土著人一样住在海边的小茅屋里,出门时腰上只围一块布。他要彻底回归成一个“野蛮人”。然而,此时的塔希提岛不再是“人间天堂”,殖民地政府的腐败让这里的生活变了味,在贫病交迫中,髙更的心情十分沮丧,痛丧爱女的打击更使他愤世嫉俗。他决心自杀,跑到深山里吃下毒药,死后用自己的尸体喂野兽,可是被人发现救起。寻死而未成,反倒使他突然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他说:“我打算在我死前画一幅宏伟的作品,我空前狂热,夜以继日地工作了一个月。”据他自己说,在创作这幅画时好像做了一场梦,梦醒来后,他觉得面对画面“看到”了他所要画的整个构思:“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于是,这句话就成了这幅画的标题。

这幅画右边有一个刚刚诞生的婴儿,中间有一个采摘水果的青年,左边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妇。从整个画面的形象、色彩和构图看,画家所要表现的很像是某个神话或传说,但不排除其中暗寓着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如果说这是一幅充满哲理的油画,再联想到那个颇具哲理意味的标题,画面上的婴儿就应该象征着人类的诞生,中间摘果的青年表现的是亚当采摘智慧果实,暗示着人类的生存发展,那个老人暗示着人类从生到死的必然命运。这也是人生最普通的三部曲。

也有人认为,这幅画的主题其实没有那么复杂,高更在这里只是表现一下多年以来塔希提岛给自己留下的总体印象。他用土著人的眼睛去观察土著人的生活,他们习惯于自然的生活节奏,习惯于自然的生老病死,只是外人看了觉得很神秘,产生了许多联想和思考。

从绘画技巧上看,这幅画以平涂为主的造型手法使画面更加简洁而庄重,抽象化的背景衬托出了人物形象,使它富有东方的装饰性与浪漫色彩,同时具有壁画的风格。在色彩上高更更喜欢使用红色与橘红色、蓝色与绿色、紫色与暗褐色,使得画作在色调上比起他的早期作品显得更加斑驳绚丽,如梦如幻,而在构图上也变得更为直接而大胆,反映出画家的狂放不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南美术网 » 保罗•高更《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名画赏析

打赏
合作伙伴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