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美术网小南美术网

陆游《自书诗帖》的款式、书法特点

陆游《自书诗帖》的款式、书法特点

 

《自书诗帖》,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书法代表作之一,作于80岁,纸本,行草书。高31厘米,宽701.5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此帖款字云:“近诗一卷,为五七郎书,嘉泰甲子岁正月甲午,用郭端卿所赠猩猩毛笔。时年八十矣。”可知此卷书于嘉泰四年甲子(1204),陆游八十岁,时已致仕,退居绍兴家中。

从书法艺术的角度看,此卷总体面貌是,笔法和结体非常老到,融杨凝式、苏轼、黄庭坚行草书为一体,笔画饱满,结体放纵,既有雄豪郁勃之气,又不失敦厚淡雅的意趣,可谓人书俱老,挥洒自如。具体而言,每首诗的书法特点如下:

《记东村父老言》用笔融合了杨凝式的粗率、苏轼的丰腴、米芾的跳荡,行距疏朗,布局主要受杨凝式《韭花帖》的影响。

《访隐者不遇》书法笔画不仅兼有杨凝式行书的粗率、黄庭坚行书的放纵、米芾行书的跳荡,而且融入了怀素草书的圆畅。行距疏朗,布局主要受杨凝式《韭花帖》的影响,而“久不到”三字,川笔极似米芾临第的五献之《中秋帖》。

《游近村》书法用笔不仅融合f杨凝式的粗率、苏轼的厚重,而且兼有黄庭坚草书放纵,如墨迹中“茅檐蔬饭归来晚,已发城头”十一字,笔画放纵中蕴含枯涩,近似黄庭坚草书的意趣。

《癸亥初冬作》书法既有苏轼行书的饱满浑厚,又有黄庭坚行草的舒展恣肆,动静结合,收放自如。

《美睡》书法用笔融合了杨凝式的粗率、黄庭坚行草书的艰涩,但起伏变化不大。

《渡头》书法或行或草,从容大方。

《杂朽》书法把苏轼、米芾的行书与黄庭坚的草书融合在一起,开头“杂书蒲龛”四字、结尾“着处闭门组菜伴园丁”九字,笔力粗重,字形以端庄为主,中间几行笔力劲健,结体或收或放,显得较为自由。

款字笔画厚重,偶带侧锋,气势粗旷,与苏轼行书最接近。

关于此诗卷的诗风和书法特色,前人有很多评价。如:元代郭畀跋文说,宋代南渡之后,放翁先生文章号称一大流派,受到当时学者的推崇。他在暮年退休之后,“诗法圆美”,大概受到江西诗派作家曾的影响9“此卷字画遒劲”,确实是放翁先生“得意”的书法作品。清代孙承泽《庚子消夏记》卷1说:“书法遒劲,老年不衰如此。

诗句冲淡,全无烟火色相。”又说,放翁“优游若耶溪”中,长久领略“林泉之乐”,所以他的“笔墨清胜如此”。今人徐邦达《古书画过眼录》评说,此诗八首,“书法老健,稍有衰颓风象,是暮年的特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南美术网 » 陆游《自书诗帖》的款式、书法特点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