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美术网小南美术网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行书款式、流传经过及其书法特点解析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行书款式、流传经过及其书法特点

 

《黄州寒食诗帖》,纸本,纵34.2厘米,横199.5厘米(其中苏字135.5厘米,黄庭坚跋64厘米),苏字共17行129字,后有黄庭坚大字行书跋9行,均无款。卷前有清末梁鼎芬题签,另乾隆御书“雪堂余韵”四字。卷后有宋张縯,明董其昌,清乾隆,近代颜世清、内藤虎(日本人)、罗振玉、王世杰等跋。

据俞丰《经典碑帖释文译注》介绍,《黄州寒食诗帖》在元代曾归内府收藏,明代由项元汴、韩世能藏,并被缝其昌刻入《戏鸿堂帖》;清初由孙承泽、纳兰成德等人递藏,大约在乾隆时归入内府,刻入《三希堂法帖》。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此卷也在园内,被烈火烤焦边沿,险遭毁坏。后由冯誉骧(展云)、盛昱(字伯羲)、完颜景贤(号朴孙)、颜世清(字韵伯)等人递藏。1922年,颜世清游日本江户,将此卷以重价售予日人菊池晋二(号惺堂)。1923年,日本东京大地震,菊池氏家藏书画荡然一空,菊池晋三冒着生命危险,从大火中抢救出此卷及李龙眠的《潇湘卧游图卷》,一时传为佳话。震灾之后,菊池晋二将此卷寄藏于友人内藤虎(本名虎次郎)家中半年有余。1924年,由内藤虎在卷后作跋,洋记历劫本末。同年,避难日朱的罗振玉也在卷后作跋,记述了其师张文襄公(张之洞)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武昌观赏此卷但拒绝为此卷题跋之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民政府要员王世杰嘱其友人在日本访得此卷,以重资购回中国台北,至今宝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东坡此帖约书于元丰五年(1082)在黄州时,很快被河南永安县令张浩获得。张浩于元符三年(1100)携此卷到四川眉州青神县谒见黄庭坚,黄庭坚在卷后题跋,说:“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颜真卿)、杨少师(杨凝式)、李西台(李建中)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意思是说,东坡这首诗像李白的诗那样自然朴素,豪迈有力;而书法融合了颜真卿、杨凝式、李建中的笔法意趣,假若让东坡重复书写这首诗,未必能达到这样情韵深厚、出神入化的境界。来日,东坡或许能看到我书写的这段跋文,应该会笑我在没有佛祖的地方自居第一。苏书与黄跋均为二人传世名迹,所以此卷历代被世人推重。而东坡的书法,更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苏轼写字,喜欢用“单钩”(即三指)执笔法,笔在纸上行走时略微倾斜,力求运笔自由生动。此帖用笔以侧锋为主,沉着稳重,而又烂漫不羁。笔画丰腴粗壮,强健酣畅,力透纸背。结体紧密,字形左低右高,略呈斜侧态势,注重结构参差的变化,或上重下轻,或右密左疏,或左密右疏。布局以宋人惯用的手卷形式写出,开头每行9至11个字,写得较从容、疏朗,两次出现舒展的悬针竖画。写到第二首,一开头就打破前面的规矩,字体变大,运笔加快,“破灶烧湿苇”以下势如破竹,充满内在的不可遏止的激情。而“右黄州寒食二首”几个小字又与开头呼应,加强了整体感。全篇气势不凡,跌宕多变,一气呵成。此帖风格外柔内刚,“如绵裹铁”,信手挥洒的笔墨与苦涩无奈的诗情交互辉映,把饱满浑厚与清雅秀逸两种特点融合到一起,富有浓郁的书卷气,这与苏轼性格洒脱、学问渊博、天才横溢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此帖较好地反映了苏轼书法尚意写情的特点,因而被后人定为“苏书第一”,“甲观”(董其昌跋语),与王羲之《兰亭集序》、颜真卿《祭侄文稿》并列为“天下三大行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南美术网 »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行书款式、流传经过及其书法特点

打赏
合作伙伴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