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美术网小南美术网

南宋僧法常《松猿图》绢本古画高清大图赏析

南宋僧法常《松猿图》绢本古画赏析

 

被日本人称为“日本画道大恩人”的僧法常,号牧溪,四川人,生卒年月不详。他的画风当受梁楷的影响比较大,以《松猿阉》中的松树为例,树千挥洒而成,树叶草草却不失章法,颇有一些大写意的味道,与同时代的画风并不契合,加之,专就一种动物而成的艺术,往往被传统绘画界视为工艺,而非艺术,这是对文人的偏见。

所以,如《画继补遗》卷上所载:“善作龙虎、人物、芦雁、杂画,枯淡山野,诚非雅玩,仅可僧房道舍,以助清幽耳。”这样的评语显然缺乏客观性,并不准确。因为既然可以“助清幽”,就有“可雅玩”的基础。雅玩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追求清幽之境吗?至于《画鉴》、《图绘宝鉴》言其:“粗恶无古法,诚非雅玩。”我想也应该有所怀疑,或者因其著者未曾见到牧溪佳作、甚至真迹而妄下断语,或者品鉴者自身的艺术水平值得考量。总之,完全否定牧溪艺术的做法不应该支持。

而且从《松猿图》的欣赏中,我们可以看到猿猴的描写极状其真,母猿环抱幼猿,颇显窘迫,卫护之意明显,而背崇松树又极取其简,遂令画面层次明显,主题突出,而且,节奏变化也比较丰富,是难得的猿猴题材的作品。

古诗词中,猿也常常被提到。例如杜甫诗中有“风急天高猿啸哀”句,主要是其声哀而凄厉,令人肠断。相传南北朝时东晋大将桓温西征四川,水路回军时有一兵士于山上掠走一幼猿,母猿哀鸣,岸上奔驰良里相随,悲伤痛苦,哀号而泣,声竭而凄,闻着莫不恻然。船近岸时,母猿跳跃上船,即死。好事者剖其腹,肠则寸寸断矣!母子之情乃是天性,又岂可以为唯人类有此情感?

不唯如此,古人敬天畏地,所以与自然万物同声相和,因它立我,这也正是中国绘画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山水画的以心为画,透露个人心性,还是人物國着意在“成教化、助人伦”的教化作用,都离不开对于人类情怀的提升作用,这才是艺术的意义所在。如果仅仅是表现、发泄,则艺术还不如抽水马補,毕竟抽水马桶是义明的表现,不随处大小便,而不是四处展示,更卖力鼓吹宣传、姗姗然以为艺术大师,实则乃精神遗失者也。

作为一名僧人,牧溪是不可能画些毫无意义的作品的,自诩连溪水都想驯化的人,怎么可能坠入顽空的境地呢?所以,他的画当然是有目的,是为了教化的。大概就是目的性太强的缘故,以致艺术性受到了削弱,致使后人对牧溪有所诟病。吋是,如果使艺术性和教化性完美结合,使其教育意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尤声”,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艺术家们所梦寐追求的境界,几千年下来,达到这个水平的人并不多,何必去苛求一个僧人呢?

再说,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牧溪对于日本的影响还是蛮大的,这点功绩不应该被遗忘,一如鉴真和尚,他们都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功臣,我们应该敬重他们。而且,我们看到,在我们对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输出的都是具有文化底蕴和传承的主流作品,是那些能激发人类普遍情感,促使人性完善道德、生活幸福的作品,而不是单纯的民族特色的东西。这个现象,应该是我们今天在应对全球化浪潮、发展国家软实力、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时学习的地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南美术网 » 南宋僧法常《松猿图》绢本古画赏析

打赏
合作伙伴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