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美术网小南美术网

写意人物画的常用技法

 

写意人物画的常用技法解析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写意人物画的技法,这里面传统的方法为主,兼以现代画家常用的技法。另外需要说明一下,本篇介绍的薄画法、厚画法、浓破淡法、淡破浓法等等,画家们在实践运用中,并不一定单一使用,而常常是综合运用,就像踢足球,球员并不考虑每一脚是用脚背还是用脚内侧、脚外侧踢球,而是顺势组合运用。只是为广便于向初学的朋友讲解,把这几种技法提炼出来,使朋友容易一目了然。

 

1、薄画法:

薄画法与用墨的浓淡有关系,似主要还足讲用色的厚薄,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些像山水画中的“浅绛”和“青绿”,是以淡彩为主的一种画法。薄画法的主要用色为水色或植物颜料,如藤黄、大红、胭脂、花青、曙红、酞青兰等。薄画法的技法比较简单,色彩透明鲜亮,制作的程序也较方便,故多为両家采用。就像山水画的“浅绛”,画得人很多,而青绿山水画制作复杂,画家鲜有人涉及。薄画法一般是先用墨色勾勒,再在转折处稍加皴擦,然后根据物象“随类赋彩”,用色多以水色或植物色为主。(图25)

写意人物画薄画法图例

2、厚画法:

厚画法是相对于薄画法而言,相当于画中的重彩。写意人物的厚画法,多用石质的矿物颜料,像土黄、朱碼、朱砂、石靑、石绿等,这种画法的作品,色彩沉稳、厚熏、变化丰富,给人以很强的份量感,当年黄胄和刘文西先生就多用此法。厚画法比较适合大幅作品的制作。

厚画法的技法要相对复杂的一些。一般是先用重墨勾勒、皴擦,稍干后再用淡墨色和淡水色(如曙红、胭脂和花青等)打底子,待七成干后,用石色(如石绿、朱砂等)厚厚地涂上,为了使色彩明亮,有些地方还可以反复上石色。只是注意上色时不要压住墨线,再注意石色与水色自然相接,相互间的过渡要自然。(图26)

写意人物画厚画法图例

3、以线为主法:

以线为主法主要是在描绘对象时,有意识的舍去物象的光线、明暗关系,淡化或舍弃物象的色彩。而主要依靠线条来体现物体轮廓的转折,从结构出发,把形体的转折变化及运动和物体的质感用粗细不同、抑扬顿挫不同的线条表现出来。画这种以线为主的画,首先要树立以线造型的观念,了解和掌握一些中国画的用线规律,了解和掌握用线的疏密和相互的衬托表现物体关系的方法,线是中国画的灵魂,又是中国画的骨架。历史上有许多像《八十七神仙图》那样纯粹用线勾勒的白描作品。只是写意人物画的用线更强调粗细变化,这种粗细变化规律有这么几种:一是素描法,比如我们把胳膊理解为圆柱体,那么就有受光面和被光面,用线时受光面的线可细一些,背光面的线就可粗一些,身体的其它部位亦是如此;二是上细下粗法,像塔形的上小下大的建筑,给人以稳定感,亦给人以力度感,故我们在写意人物画中也可以上面用线细一些,下部用线粗一些;三是前细后粗法,就是模特儿越靠作者近的部分用线要细,离作者远的部分用线要粗,这样的线条就丰富了。(图28)

写意人物画以线为主法图例

4、以墨为主法:

所谓以墨为主法,就是有意识的弱化物体的轮廓线,极化用面,强调用墨的块面感凸显墨韵的美感。过去,墨只是依附于线的陪衬,现在随着墨的功能的扩张,线成为墨的互衬。以墨为主法中的泼墨,最具代表性,泼墨是写意人物中特有的痛快淋漓的表现手法,它是线的无极放大,它充分利用了水墨在宜纸上相融相斥的性能。泼墨技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纯用墨块,一种是泼墨和勾勒相结合。纯用墨块有“没骨”的感觉,能较好地体现遨韵,而泼墨勾勒的线面结合,(有时会出现水墨冲动线条而带来特殊的效采)相映成趣。这种画法虽苻酣畅淋漓的感觉,但常握不好,往往产生墨中无笔,死墨一块的后果。所以泼墨时一是要注意笵触,注怠笔与笔之间的距离,二是在薩墨时注意笔的浓淡变化,另外此法还很容易画“汰”了。要注意干湿对比,在湿墨旁,最好画点焦、干的墨,没有干墨,湿墨也衬托不出来。(图31)

写意人物画以墨为主法图例

5、先进后干法:

先湿后干法与浓破淡法有些相似,就是用大笔饱醮墨色挥洒,待未干时用焦墨勾勒,这种技法因未干的墨色继续对墨线渗化,使得线条变得模糊而更具魅力。墨色与线相互渗化,软中有硬,虚中有实,此法可用于先上肤色再勾勒的人的面部和手脚,但更多的是用于人物的衣服。用墨的干湿不同,用色的厚薄不同,会在勾勒中产生不同的效果。墨的干湿除了用笔的水分外,还有未干勾勒时间的选择。色的厚薄在同样明度上是可选择的,比如画面某个部分的颜色想增加的厚度而不改变它的明度,可在颜色里加胶,以胶代水,加牛奶,以奶代水,都可使颜色增加厚度,之所以强调厚度是因为在一定厚度的墨色上勾勒,墨色水分少而勾线容易留得住。

先干后湿法与先湿后干法有相通之处,就是先用墨线勾勒,在未干时上墨色渲染,墨色的渗化,冲动了未干的墨线,产生一些水墨流动的效果,线与面的交织,揉在一起,效果近似泼墨,但线条清晰、生动。(图33)

写意人物画先进后干法图例

6、宿墨法:

宿墨法在现代水墨画中的运用有越来越多的倾向,宿墨是隔夜而失去胶性和调合能力的墨。今人多不研墨,而是用碎墨块泡制,使其脱胶,颗粒游离,巧妙地运用这种渣滓状颗粒使画面出现斑驳和滋润相结合的效果。宿墨没有新鲜墨那样鲜亮明净,使用不当还易脏结,所以古人一般都将其拒之门外,但宿墨渗化时意味独特的水渍与毛糙感,具有独特审美价值,受到现代水墨画家的广泛注意,黄宾虹先生的宿墨用得最好,他的浑厚华滋的风格也得力于对宿墨的运用。人物画家中刘国辉先生善于宿墨、新墨和墨膏互用,灰暗与鲜亮互为衬托。吴山明先生近几年一直在探究宿墨的新技法,使用宿墨完成的意笔人物独具风采。宿墨的使用有这么几种方法:在勾勒中先蘸清水,再蘸宿墨,使线、点周围有水痕跑出留卜水迹,形成墨渣和水分离的特殊效果;在宿墨水中掺以少量的矾水,使宿墨凝结成较细的颗粒沉淀在画面上,别有韵味;为增加宿墨颗粒状墨渍的效果,可调入少量香烟灰,使之沉淀成不同的肌理;墨渍的颗粒脱胶后易于脱落,托裱时易弄脏画面,可在画时蘸着胶水画,可缓解上述的问题。另外宿墨亦可用笔洗中的“老汤”制作。(图35)

写意人物宿墨法图例

7、没骨法:

所谓没骨法主要指用墨或色的团块为主,来表现主要的形体,而不是用中国画中的线条为主来勾勒形体的造型方法。没骨法一般来说用墨面积较大,笔法多以大笔横卧,韵味十足,兼以深浅浓淡,皴擦点染,需大胆落笔,小心收拾。此法尤重控制笔中墨和水的比例,干则焦滞,湿则“洇”,把握不住形,需长期实践,以积累经验。此法还需注意笔尖到笔根的含墨量要均匀,色阶变化也要均匀,不可跳跃太大。在画前一定要考虑好形体的大小方位,考虑好用笔的先后顺序,要做到成竹在胸,方能一气叹成。没骨法除了运用到画的主要部分,也可用于画的局部。(图37)

写意人物没骨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南美术网 » 写意人物画的常用技法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