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美术网小南美术网

国画用笔的方法与墨色变化的关系

 

 

国画用笔的方法与墨色变化的关系

 

我们学国画用笔,首先应学会执笔的方法。中国画的执笔方法与书法基本相似,如书法中的“拔镫法”。一般执笔通常靠拇指与食指把笔夹住,以中指与无名指再夹住笔杆,小指抵着无名指,起到辅助作用,手心一定要空,笔的运动主要靠中指与无名指的拨动,这样可运用自如。然而,绘画与书法又有不同处,执笔不一定像书法那样严格,不必固定一种执笔法,完全可以根据画面及笔法变化的需要,灵活自如地加以变化。

 

运用毛笔的笔触变化去描写世间万物,这是中国画最主要的特点。中国画,若离开笔触的变化,那么物象的轮廓、结构、明暗和色彩等一切,均不复存在了。所以衡量一幅作品的艺术水准,主要看作者运笔的变化能力。当然,这是说的作画的一个主要方面。绘画行家常说:“一幅好作品,要见笔见墨”。见笔,就是运笔功力深厚,笔触变化丰富;见墨,就是墨色变化韵趣无穷。可见,笔与墨是不可分割的骨肉关系,一幅作品,要求墨色变化韵趣无穷,首先笔中所蘸墨色先有变化,并且要运笔有方才能达到,可见笔是笔墨变化的灵魂。

 

毛笔的笔头可分为三个部分:笔尖、笔腹和笔根,不熟练的初学者往往只用笔尖一个部分,最多用上一部分笔腹,未能充分发挥一支毛笔的作用。运笔通常有“中锋”、“侧锋”、“散锋”(也称开花笔)、“顺锋”和“逆锋”。所谓中锋,就是笔管垂直于纸面所画的线(只要笔尖不出墨线均可称中锋)。中锋的效果圆浑光滑,适用于较工细的轮廓线。侧锋(也称偏锋),是笔管倒向一侧,笔锋露在一侧。侧锋的线条毛和涩,适于表现粗糙的内容,如树的枝干等。散锋是把笔锋在调色盘中捻开呈杂乱多锋状,这样一笔下去,会形成粗细不均的笔锋,可表现树干、石块及写意的松鼠等。顺锋,是指右手执笔行笔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较为顺手,所行线、块均较流畅光洁。逆锋则是笔逆行而上,不顺手,减少纸吸水的时间,容易出现飞白,线条较毛,适于表现树干等,如逆锋行笔稳、慢也可以达到线条圆润,流畅。另外还有拖笔和卧笔,这两种运笔方法近似。拖笔,笔管倒向笔要行进的方向,然后拉笔而动,笔锋顺力而行,这种线条流利、细润,宜于表现柳枝、昆虫的长须,较长的草等。卧笔则是行笔的方向和笔管倒卧的方向呈丁字形,这种方法可中锋行笔也可侧锋行笔,侧锋时,笔锋、笔腹、笔根均横卧在纸上,能画出较宽的线条(也可称块、面),是画树、竹之杆、花、叶常用的笔法,以上可参见图1。

 

以上几种笔锋的运用要根据描绘物象的实际需要而综合使用。要熟练运用笔法,关键在于准确地掌握笔中的水分(墨与色的浓淡及多少)和行笔速度的快慢。水分多行笔的速度当快一些,以减少宣纸的吸水时间,以免在宣纸上渗化过度,如果笔里水分少,行笔速度适当放慢些,以增加宣纸吸水的时间,以免在宣纸上留出过多的飞白。除此以外,还得注意宣纸的性能,易渗化的宣纸宜水分少些,反之则多些。只有熟练准确地掌握笔中水分、墨色的浓淡多少以及行笔的速度快慢,方可在宣纸上表现出浓、淡、干、湿的无穷情趣,这是需要平时的刻苦磨炼方能达到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南美术网 » 国画用笔的方法与墨色变化的关系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