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美术网小南美术网

龙门石窟油画

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的洞窟,洞内除正壁的一尊坐佛和二尊胁侍菩萨造像外,在洞顶和四壁上还开凿了大小不等的佛龛1300多个。洞中还有许多书法作品,著名的“龙门二十品”中十九品出自此洞,是研究书法艺术的珍贵文物。

龙门窟龛中,北魏时期作品约占十分之三,唐代的约占十分之六。龙门石窟唐代造像又大体分为三期,而以第一期和第二期的艺术成就最高。

第一期的主要洞窟为宾阳南、北洞和潜溪寺。潜溪寺正壁为阿弥陀佛坐像,面相长圆,慈眉善目,双手作说法印。左、右侍立二弟子。接下来是两位菩萨,左侧是手提净瓶的观音菩萨,右侧是大势至菩萨,这两位菩萨均弯眉秀目、直鼻小口、形象端丽、态度安详,开创了菩萨造像的新风格,对后世影响颇大。左、右壁近窟门处,站立二天王,足下踏着呈伏卧状的夜叉。无论是整体布局,还是形象处理,潜溪寺都是初唐时期造像技艺登上新台阶的标志。

第二期的代表作有奉先寺、万佛洞、惠简洞以及龙华寺洞、千手千眼观音龛等,其中规模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当属奉先寺。该寺位于龙门西山中段,唐代的正名是“大卢舍那像龛”。按照佛教教义,释迦牟尼还有“三身佛”之说,即法身、报身和应身,表示释迦牟尼在不同的情况下具有不同的身份和性质。“卢舍那”意为光明普照,是释迦牟尼的报身像。

奉先寺寺内共有11尊石造像,正壁主尊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中最大佛像,高17.14米,仅耳朵的长度就达1.9米。面相丰满圆润,表情慈祥,带有一些女性形象的特征。为此,有些专家认为此卢舍那像是武则天的象征。

以大佛为首的十一尊造像的排列、组合同该窟的空间、地势非常和谐、统一,产生出完整的艺术效果。

奉先寺是专门为唐高宗和武则天造功德的石窟工程,处处体现着皇家气派,堪称是唐代石刻艺术的杰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南美术网 » 龙门石窟油画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