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美术网小南美术网

绘画名家毕加索

 

绘画名家毕加索

 

1881〜1973年,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画家、剧作家、雕塑家、诗人。他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两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毕加索从19世纪末从事艺术活动,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是整个20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毕加索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有着很大的影响,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阃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毕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20世纪正是属于毕加索的世纪。他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他还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

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笫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对于作品,毕加索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

哭泣的女人,毕加索
哭泣的女人

毕加索一生中両法和风格儿经变化。也许是对人世无常的敏感与早熟,加上家境不佳,毕加索早期的作品风格充满了早熟的忧郁,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在求学期间,毕加索努力地研习学院派的技巧和传统的主题,而产生了像《第一次圣餐式》这样以宗教题材为描绘对象的作品。德加的柔和色调,与罗特列克所追逐的上流社会题材,也是毕加索早年学习的对象。14岁时,毕加索与父母移居巴塞罗那,见识了当地的新艺术与思想。正当他跃跃欲试之际,却碰上西班牙殖民地战争失利。政治的激烈变动导致人民生活出现一幕幕悲惨景象,身为重镇的巴塞罗那更是首其冲。也许是这种兴奋与绝望的双重刺激,使得毕加索潜意识里孕育着忧郁动力。

毕加索被迫迁至巴黎,既落魄又贫穷,住进了一处怪异而破旧的住所“洗衣船”,这里当时是一些流浪艺术家的聚会所。也正是在此时,17岁的奥丽薇在一个飘雨的日子,翩然走进了毕加索的生命中。爱情的滋润与甜美软化了他本已对生命同执颓丧的心灵,笔下的沉沦痛苦开始有了跳跃的情绪,细细缓缓地燃烧掉旧有的悲伤,此时整个画风膨胀着幸福的温存与情感归属的喜悦。

这时期的作品,人物表情虽依然冷漠,却已注重和谐的美感与细微人性的关注。整体除了色彩的丰富性外,已由先前那种无望的深渊中抽离。摒弃了先前贫病交迫的悲哀、缺乏生命力的象征,取而代之的是对人生百态充满兴趣、关注及信心。毕加索急欲突破空间的限制,他在《穿衬衣的女子》中,体现了拼贴艺术的形成。实际上拼贴并不是毕加索首创,在19世纪的民俗工艺中已经存在,毕加索将它引入画面,脱离了工艺的地位。首张拼贴作品《藤椅上的静物》与1913年的《吉他》,都是以拼贴手法实现立体主义的最佳诠释。

毕加索后期画重视原始艺术,形象简化。1915〜1920年,他的画风一度转入写实。1930年又明显地倾向于超现实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最著名的一幅以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抽象画,他以剧烈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表现了痛苦、受难和个性,表达了毕加索多种复杂的情感,以此来抗议德、意法两斯对西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进行狂轰滥炸。晚期制作了大量的雕塑、版画和陶器等,亦有杰出的成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南美术网 » 绘画名家毕加索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