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美术网小南美术网

《老子•道德经》“处其实不居其华”篆书高清大图欣赏

《老子•道德经》“处其实不居其华”篆书欣赏

 

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无德③。

上德无为④,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⑤。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⑥,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⑦;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⑧。

 

注释

①上德不德:不德,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此句意为,具备上德的人,因任自然,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

②下德不失德:不失德,意思是表面上不离开德。

③无德:无法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德。

④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以,有心、故意。此句意为:具备上等品德的人顺应自然而无心做作。

⑤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意为强力牵引。

⑥前识者:先知先觉者,有先见之明者。

⑦处其厚:立身敦厚、朴实。

⑧去彼取此:即去除错误做法,采取正确的行为准则。

 

译文

上德之人不表现外在有德,因而品德高尚而有德;下德之人表现外在追求德,实际上没有德。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强调作为而无以能为。上仁之人有所作为出于无意;上义之人有所作为是有意表现它的义。上礼之人有所作为,却没有人响应它,于是就扬着胳膊强拉硬拽人按礼行事。所以丧失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邪乱的祸首。所谓先知先见之明,不过是道的虚饰,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不居于浮华。所以要舍弃浅薄与浮华,而选取敦厚和朴实。

 

感悟

先人老子就其社会在“有为”的意识范围的行为分析,让后人了解到那些为私欲、功利搞强制的行为,是失道后形式上做的表面文章。从而得出“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以道化德,立身敦厚、朴实才是人生的行为准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南美术网 » 《老子•道德经》“处其实不居其华”篆书欣赏

打赏
合作伙伴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