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美术网小南美术网

行书的行内变化章法

 

行书的行内变化章法

 

行内字势的大与小、舒与卷、展与促、纵与横、正与攲乃至字距的疏与密的错落变化,都会对行气的节奏产生变化。行书作品为了获得和谐变化、均衡匀称、自然顺适的艺术效果,必须使字的大小形成错落,使字的纵横形成参差,以达到城府深邃、丘壑起伏、左右挥洒、上下舒展的艺术境界。临帖时一般只注意笔画的形、势,往往忽略对字的大小纵横的学习,需要提请注意。

清代书法家包世臣《艺舟双楫》云:“古帖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以平稳的《兰亭序帖》前四行论,“年”字多长,“山”字多小,“毕”字长舒纵笔,而“流”字则尽量缩其势。《孔侍中帖》中的“忧”字多长,而“心”字多扁。颜真卿《祭侄稿》中“惟尔挺生”,前三字多大,“生”字多小。第四行开头“刺史上轻”四字,与第五行“侯真卿”三字都是等长。李建中《土母帖》中,“耳”字右边一竖纵笔而下,一个字与左边“有成”两字等长。米芾《张季明帖》中“余”字颇大,第一行倒数第二字“云”颇小,两字同在一幅作品的同一行里,大小差异如此之大,但统篇观之,却似大小均匀协调,绝无忽大忽小的蹭蹬之感。相反,如果将此两字写得等大,结果倒显得大小不一,该大者不大,该小者不小,“云”字大概显得松皮懈骨、傻头傻脑。《得示帖》中“雾”很大,差异醒目。

《蜀素帖》“一水,所占已过二,娑罗即岘山,谬云”一行,“娑罗”二字丰大,“水所”“过”“岘”“谬”大小适中,余字细小,通行大小错落有致。

但是,大小差异必须是适宜合度的,如果大小不称,则生俗恶之感,如《淳代阁帖》卷三收南朝宋孔琳之行书《日月帖》,“有‘恨恨脚中转剧近明散未觉益’十二字偏小,盖行侧注字,摹帖者妄以入行耳。”在实际的书法创作中,必须避免这种大小不侔的格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南美术网 » 行书的行内变化章法

打赏

相关推荐

合作伙伴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