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美术网小南美术网

新闻摄影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新闻摄影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一、纸媒传播

(一)报纸

报刊是新闻照片的主要传播渠道。自1859年法国人发明了线条制版法(锌版法),1850—1960年间英国人发明了网线制版法(铜版法),1880年美国人发明了照相制版术后,为照片直接制成出版物创造了条件。1880年3月4日,纽约《每日图画报》用铜版法印出了H.J.牛顿拍摄的图片《棚户区》,这是人类第一次把照片直接印刷到报纸上。现代制版和印刷技术的进步,为新闻摄影的印刷起了促进作用进人20世纪后,人们发现新闻照片有文字不可比拟与替代的作用,刊登新闻照片又可以扩大报刊的销路,各报就竞相采用新闻照片。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美国的报纸非广告版面,照片要占到40%左右。新闻照片在报刊上逐渐由作插图走上了与文字新闻并重的发展方向,成为了报刊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报刊也成为了新闻摄影的主要传播方式。

目前,我国地市级以上的有关权力机构都办有报纸,依级别层次划分,有中央、省、地市三级报纸;依类别划分,有党报、行业报两大类;依年龄划分,有老年报、青年报、少年报;依时令划分,有早报和晚报;依地区划分,有大陆各省及港、澳、台地区的报纸;依文字划分,有汉、蒙、藏、维吾尔、哈萨克、朝、英等多种文字的报纸。《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羊城晚报》《南方周末》等在全国影响较大的报纸都重视图片的运用,这些报纸不仅图片用量大,而且好的新闻照片舍得占用版面,一幅新闻价值高、视觉冲击力强的照片可用半个版乃至整版刊登。文图“两翼齐飞”已成为报纸的大趋势,各省、各行业的报纸均已认识到图片的作用。

我国报刊在对新闻摄影自身规律与价值重新认识后采取了一系列新的做法。首先是报道内容的深化和拓展,每天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体育、科技等新闻,依然是新闻摄影报道的主要内容,而各类突发性事件,人们生活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趣闻轶事,自然界的奇珍异兽、光怪陆离、环境保护等人们感兴趣的题材,也纷纷走上版面。其次是改革版面编排处理,提倡使用大照片,把重要新闻照片放在版面的突出位置,以加强视觉效果。此外,提高新闻照片的时效性也是必须的。强调拍摄和报道正在发生着的新闻事件,强调报道速度要快、要及时。最后要克服报纸新闻照片印刷质量较差的弱点,努力改进和提髙报纸的印刷质量,出版彩色报纸以适应读者的视觉需求等等。这一系列的积极应对方法,使新闻摄影在报纸这一主要渠道中真正发挥了作用。

(二)杂志

杂志是文图并用的期刊。除了纯文学、纯理论杂志外,其他各类杂志都会利用一定数量的新闻图片或艺术照片。因为图片可装点版面、可抒情达意、可拓宽刊物立体的阅读空间,如新华社的《瞭望》周刊、《北京周报》《世界博览》《南风窗》《三联生活周刊》《公民与法制》等刊物都重视利用新闻照片。

不同杂志对新闻照片的需求和新闻照片内容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有的偏重于生活新闻,有的偏重于社会新闻,有的偏重于政治经济方面的新闻,有的则偏重于军事新闻。杂志用稿的特点是,以组照为主,以单幅为辅,对新闻照片的质量要求高。

(三)画报

画报是一种新闻性与艺术性结合的产物,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中外画报开始向纪实性与新闻性倾斜,因而画报也是新闻照片发表的重要阵地。《人民画报》《中国画报》是中国国家级画报,《解放军画报》是解放军总政治部主要面对部队办的军事生活刊物;此外,各省也都办有画报。广州的《新周刊》是一家具有时代特色、新闻性强、文化韵味浓厚的画报,该刊喜欢发表具有形象特色、新闻价值较高、照片水准上乘的新闻专题,是20世纪末在大众心目中最有影响的画报之一。

 

二、电视传播

自20世纪后期电视普及后,每日都在传播着大量的图片形象。报纸新闻的要闻版,几乎所有的消息都在电视上出现过。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央视连续一周24小时不间断直播救灾情况;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电视台无不例外都有现场直播,其第一时间性、形象性曾把新闻摄影推向尴尬的境地。更有甚者,电视还直接把触角伸向新闻摄影,把自己也变成了新闻照片的传播媒介。

电视对新闻图片的传播有被动和主动之别。在电视节目中,因主题的需要,或受摄制障碍和周期实效的制约,往往不得不采用部分新闻照片作为视觉补充,这是被动的新闻图片传播。另一种是为了利用新闻摄影的瞬间形象的视觉冲击力而特意刊播新闻摄影图片,这种是主动的电视图片传播。电视作为一种普及性很广的传播工具,具有手法新、技巧多等特性,在播放图片时,可以采取摇的方式尽量详尽地把图片介绍给受众;受众的心理节奏会随着照片的摇移而发生改变,使新闻图片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网络传播

网络出现之前,图像的传播仅仅局限于媒介传播和人际传播,范围相对较窄。网络的出现使影像交流变得方便而快捷。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个人网站、博客和摄影论坛发布图片,供他人浏览和交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引繁,轻松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片。除此之外,网络上大量的摄影资料也为摄影者的学习、査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图片在网络上的传播具有明显的自由性、快捷性和交互性。除了通过MSN、腾讯QQ、E-mail等即时工具传递图片外,还有个人网站博客和摄影论坛这两大途径进行公开传播。

通过网络服务机构注册一个域名,购买网络空间后上传相关软件程序,即可轻松实现建设自己网站的想法。通过个人网站可以轻松上传自己拍摄的图片,然后通过留言功能,得到来自欣赏者的反馈。如果感觉建设一个独立域名的个人网站费时费力,可以考虑使用网络h的免费空间,注册属于自己的图片博客。博客是一种新型的免费个人空间。现在很多的综合网站如Sina、Sohu,专业图片网站如巴巴变、Flickr等都有博客功能,并提供海量空间供上传图片之用。华声在线网站的“精英博客”以及被称作第一个实名博客的“博联社”,云集了大量专业摄影师,通过他们的博客可以随时掌握摄影界的风云变幻,欣赏到最新、最美的图片。

一般的大喂摄影网站都拥有独立的论坛。相对来讲,摄影论坛更适合一般摄影爱好者,因为那里的交流气氛更加热烈,摄影者可以通过他人对自己图片的评价了解自己、提高己,也可以通过对他人图片的学习鉴赏得到启迪。通过摄影论坛,还可以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切磋摄影技艺。

 

四、手机传播

最初作为一种个人通讯工具进入市场的手机,其主要使命最初还是承载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通话和信总传播。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用户群的飞速扩张,手机已经成为全球最普及的便携式通讯设备,并在自己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形成了庞大的群体资源。随着手机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现在的手机集合诸如图片拍摄、音乐欣赏、广播收听、网络浏览与信息发布等功能,逐渐成为了一个传播媒介与多媒体信息交互的终端。

手机的拍摄功能更是得到了人们的广泛使用,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会发现周围的人们在用手机进行拍摄。随着手机拍摄系统技术的革新与进步,拍摄图片的质量逐步提升,在像素、色彩及清晰度上逐渐达到了新闻发布的要求,笨重的单反数码相机不阵是新闻记者的唯一选择,特别是手机和互联网的融合,使得新闻的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可以随时随地地报道突发事件。

和传统新闻摄影相比,在网络媒体盛行的巧今,手机摄影更符合网络多媒体的发展需求: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手机摄影的新闻时效性远强于传统新闻摄影;手机摄影的新闻真实性和现场感比传统新闻摄影更胜一筹;手机摄影入门简单,群众基础强,全民皆可成为新闻摄影师,可以捕捉到一些稍纵即逝的新闻瞬间;网络媒体的开放性给手机摄影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比手机摄影摆脱监管,更真实地揭露一些问题。

当然,手机摄影和传统新闻摄影相比,也有它的劣势,由于成像系统的不完善,图片质量和多样性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特别是针对一些对画面要求较高的新闻类型,比如体育比费、大场景的拍摄,需要用到广角、长焦、微距等特殊拍摄方式的时候,就体现出了手机摄影的不足。

总之,随着拍摄和传输技术的发胰,专业相机微型化已经是目前影像拍摄系统发展的一个趋势,手机相机的镜头和图片处理系统会史加完善,像素越来越高,清晰度越来越好,色彩更加真实,在镜头焦距的配置上也会更加专业化。手机摄影作为新媒体环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影像的摄录、制作和传播方面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多的网站、软件已经将手机摄影作为最重要的模块之一设计到发布、交互系统之中,特别是如今微博的流行,更加为手机摄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即时网络发布共享平台。手机摄影必将成为未来网络多媒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展览传播

展览传播即图片实体传播,是新闻摄影最古老的一种传播方式。在照片印刷术发明之前,新闻摄影主要以各种形式的展览来传播新闻信息。比如1855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摄影家罗杰•芬顿带着4个助手、36箱器材深人克里米亚前线,在半年时间内拍摄了360多张战地新闻照片(湿版法拍摄)。回同以后,他在伦敦举办了世界上第一个新闻摄影展览,引起整个社会的轰动。

由于展览用的图片都经过精心选择和放大制作,画幅尺寸大、画面质量高、视觉冲击力强、传播效果好,至今仍是新闻图片一种很重要的传播方式。新闻摄影作品展览是专业摄影师与业余摄影师角逐展出精品的地方,新闻摄影作品展主要由各省、自治区和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同设单幅与组照两类照片,其作品的新闻性强,画面形象生动,每幅照片都有独到之处。

展览传播是唯一一种可以让受众接触到原作的传播方式,原作的质感和品相要通过复杂而严谨的后期制作过程才能有效地表达出来,照片的艺术美在展览传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南美术网 » 新闻摄影的传播

打赏
合作伙伴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