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美术网小南美术网

工笔画的基本步骤与技法解析

 

工笔画的基本步骤与技法解析

 

(一)过稿步骤

工笔画重在工整、精细,绘制时间和步骤相对写意画长而繁复。由于熟宣纸或熟绢勾线后不易改动,即使只是轻微抹擦也会影响其艺术效果,因此,在绘制工笔画前一般应先在素描纸上画好底稿,再拷贝到熟宣纸或纟昌上,勾勒出正稿。具体步骤如下。

1.绘制底稿

底稿是对绘制物象造型的把握,要抓住物象的主要特征和不同的角度进行描绘,运用线的曲直、粗细、长短、疏密、虚实等完成对物象的塑造和刻画,所谓“应物象形”。注意底稿要保持工整,线条流畅遒劲,如同白描,但工笔线条也有自身的意笔韵味,切忌为了所谓的“细”而用笔不够力度,导致勾勒的线条不够入画,太过于脆弱轻飘,缺乏生动性、流畅度和意趣性。

2.选择纸材

选好熟宣或熟绢,纸张不宜太厚,否则看不清底稿轮廓线,影响对造型的拷贝,尺寸大小要比素描底稿四周大出1〜2厘米为宜,以便裱纸时留出空间涂胶水或浆糊用。

3.描摹正稿

将素描底稿放在熟宣或绢的下面,用铅笔轻轻描摹底稿轮廓线,要描清楚,笔触要轻,笔痕不宜太重,过重会使过后勾墨线时压不住铅笔线。

4.糊裱衬纸

由于熟宣或熟绢一般都较薄,呈半透明状,为了便于绘制时容易看清画面效果,需提前用一张普通白纸(建议用密度较高、克数稍大的素描纸)作为衬纸,大小与素描底稿一样即可。将整洁的双面画板平放在桌面上,用喷雾式喷壶将衬纸均匀、薄薄地喷一层水,使其润湿,待水完全渗进纸张后,再用浆糊或水胶纸贴在画板上。

5.粘裱正稿

待衬纸干透后,把拷贝好的正稿放在上面用喷雾式喷壶将其润湿,注意不能喷水过多,水量太大会冲洗减弱画纸表面胶矾水的浓度,也会导致纸张胀裂,喷水过少,熟宣或熟绢不能完全涨开,作画时纸面则不够平整。待纸完全涨开时趁湿把画纸四周反面边缘1〜2厘米宽处涂上胶水或浆糊粘牢(为省时方便,也可用水胶带纸代替)。为防止纸内有气孔而导致画纸凹凸不平,影响勾线着色,需在粘贴正稿的同时,用3寸左右的纯羊毫底纹笔轻刷画面,从中间向四周以“米”字型格式排出纸内空气,使其平整,并平放于阴凉处自然晾干,切忌曝晒,待干后即可作画。

 

(二)白描

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更是工笔画最基本的表现方式,白描即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的画法。在工笔画的绘制过程中,勾勒正稿尤其关键,特别是在用墨上,墨色的深浅将影响整个画面的空间和节奏,“骨法用笔”在这里至关重要。(图2-9至图2-11)

白描作品范例

裱好画稿后,便可勾线。勾线又称勾稿,是通过白描勾勒的方式,描绘出物象的轮廓形态。在用笔上一般使用兼毫居多,需准备大、中、小不同型号的叶筋笔、衣纹笔或小红毛待用,出锋在17〜3厘米之间,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在勾线时需中锋用笔,线条不是我们理解的“越细越好”,而是结合物象的实际特征和结构进行“骨法用笔”,借书法中的用笔“写”出形象轮廓,线条不宜太柔弱,否则会显得死板无力、毫无生机。不仅要讲究工细,更要追求线条的流畅程度、力度和虚实相生等,使线条产生单纯而富于变化的美感。

学习勾线时,先练习中锋用笔。中锋用笔的特点是能使线条饱满圆润,有厚度且富于弹性和力道,但在线条转折之处,要适当提笔轻转笔锋,始终保持中锋行笔。初学者为了勾线纤细,怕用力,则线条大多浮于纸面。因此,勾线时应将笔适当往下按,使笔锋对纸面有一定的接触,产生适度的摩擦力,同时要把握好毛笔,具有一定的提力,使之平衡拖移行笔。避免出现“抹线”“飘线”“滑线”等状况。每勾一条线都包含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连贯性动作,画者要将书法中的藏锋起笔、中锋行笔和回锋收笔巧妙适当地运用到工笔画勾线中,但同时也要切记“欲右先左”“欲上先下”等用笔要点,使线条含蓄而有力。在练习用线时,还要注意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和行笔的转折疾徐,使勾出的线条具有粗细、方圆与虚实对比,从而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以提升画面美感。

勾线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行笔速度要适宜,切忌犹豫停顿反复描摹。

第二,勾短线时执笔以腕枕着桌面,以手指活动为主;勾稍长的线以腕部活动为主,可悬腕;勾更长的线时,肘部悬空,线条随腕移动。勾线时画板除平放桌面外,还可立放于画架或墙面,选择合适的高度和距离进行勾线。

第三,注意线条的长短变化和粗细结合,切忌机械无变化。

第四,要根据画面物象轮廓进行墨色的浓淡处理,如极易被色彩覆盖的部分,线条墨色需清淡,画面突出的关键地方,则线条墨色可浓重一些,但忌用焦墨和宿墨。

 

(三)渲染

1.分染

分染普遍运用于工笔画中,是最常用的晕染技法之一。通过多次分染能使画面物象层次分明,富于质感。

主要方法是:手中持两支笔,一支是染色笔,另一支是清水笔。一般色笔用小白云,清水笔用大白云,具体型号可根据画面需要而定。按照物象结构,用色笔从最深处开始上色,再立即用清水笔将色晕开,形成由浓到淡的色彩渐变效果。分染通常是针对局部进行渲染,刻画细致,一般面积较小。分染时需注意调色不宜太浓,要有一定的透明度,清水笔要及时清洗,保持干净,水分含量根据分染面积的大小而定,每染一遍后,画面需自然干透才能接着染第二遍。(图2-12)

分染

对于绘制色彩较丰富的画面,作画时最好多准备几支色笔,一支笔负责分染一种色彩,从而减少反复清洗色笔所花费的时间和不必要的程序,同时也能避免因清洗不净导致的串色。

2.接染

接染指用两支或两支以上的笔,蘸所需颜色画出物象不同的深浅色相,然后紧急着用清水笔或者另外的色笔趁湿润之时将颜色接染融合一起,形成自然过渡和变化,在近似色搭配中,此法较常用(图2-13、图2-14)。

接染

3.罩染

罩染是在分染着色的基础上,重新薄薄地罩上需要的一层色彩,要采用透明度高的颜料,运笔均匀,以多次罩染且画面不脏不焦为宜。交替往复,三矾九染,画面逐渐厚重。罩染时要注意物象的结构和明暗变化,不是机械呆板地简单平涂。(图2-15)

罩染

4.统染

为协调画面色调,用调和均匀的某一种色彩大面积地在所染范围内进行平涂,产生透明或浑厚的画面效果,是工笔画最基础和常用的晕染技法。

5.斡染

斡染是用清水笔在着色部位的四周旋转并向四周染开。比如画仕女脸颊的红晕和工笔牡丹反瓣根部的着色都常会采用此染法。

6.提染

在分染将完工时,用某一种色彩进行局部小面积的提亮或者加深。(图2-16)

提染

7.碰染

为表现物象的质感,以呈现良好的艺术效果,在现代工笔画创作中还会用到一些表现特殊肌理的染法,如碰染法。(图2-17)

碰染

碰染法是现代工笔常用的表现肌理的手法。方法是:手持两支笔,在画面上先着色,趁底色湿润之时,用另一支笔将其他色彩或清水或胶矾水等与之相互渗入,从而打破和晕开之前原有的底色,利用水色交融或色色相撞以及水、色与纸产生的干湿、凹凸、深浅变化等,产生斑驳随机的自然肌理效果。除运用水与色外,还可将白粉、墨色、食盐与色或水进行碰染。

在运用碰染法时,切记色不能太干,否则会影响色与色、色与水、色与墨相碰时彼此渗透而产生的晕染效果。碰染一般一次性完成,如首次碰染效果不理想,可根据画面效果碰染第二次,进行适度调整,以营造特殊丰富的意境氛围。碰染法常用于表现植物老干、坡石、枯叶、秋荷等。

以上渲染技法是工笔画中基础、常用的技法,可根据画面的具体需求灵活把握,也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运用、探索和创新。

 

(四)其他画法

1.丝毛

丝毛是指利用绘画工具,表现禽鸟羽毛、人物或动物毛发等常用的技法,其笔法细腻,生动逼真,常用于工笔画中(图2-18)。根据表现效果的不同,丝毛主要分为细笔丝毛和破笔丝毛。细笔丝毛常用于表现人物头发和飞禽走兽身上较清晰分明的毛羽,依照其毛羽的结构和走向一笔一笔细腻地画出。破笔丝毛常表现飞禽走兽较细软的绒毛,画前先将笔毫捏压成扁平状,使其笔尖呈现出一排很细的毫,在物象上一层一层轻快地逐渐加深,但在画时切记注意每笔上下左右都要衔接好,由浅入深地把颜色或墨色画出,使其浓淡相宜,层次丰富,质感逼真,朴实自然。此法多用于画猫、雏鸡、鸟的绒毛等。

丝毛、立粉

2.立粉

立粉是点花蕊的重要手法之一。根据物象实际和画面需要,用长锋笔饱蘸相应浓稠的色彩,为了固粉可略微调入一点胶,竖立笔锋,缓慢点出花蕊的形状,待千后会形成两边高中间凹的立体视觉效果。(图2-19)

(五)底色的制作

工笔画底色制作通常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利用底纹笔蘸绿茶水或红茶水进行多次平涂,所涂次数越多则颜色越深。在临摹古画时经常运用此法进行“做旧”,其优点是色度均匀,鲜有杂质,便于操作。二是根据画面需要用中国画颜料进行调和配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南美术网 » 工笔画的基本步骤与技法

打赏
合作伙伴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