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美术网小南美术网

版画的种类有哪些?版画的分类

 

版画的种类有哪些?

 

简单来说,在国际惯例下,现代版画可以包括“试版”和“套版”两种不同的版本。“试版”指少量存在于“套版”以外供艺术家使用的版本。“套版”是一套在艺术家的指引下复制和授权发行的相同版画。通常艺术家与出版商经商议决定发行“套版”版画的数量。当一套完整的“试版”和“套版”版画印制到预设的数量时,原版便会被销毁,以确保以后不能再被复制。

版画从印制上分,有黑白木刻、套色木刻和水印木刻三种。

版画从类型上分,有凸版版画、凹版版画、平版版画和孔版版画四种。另外,从材料上细分,凸版版画还可以分为木刻、麻胶刻、石刻、砖刻、纸刻、石膏刻等;凹版版画分为有金属(主要是铜、锌和铅等)版画、赛璐珞版画、纸版画等;平版版画分为石版画、独幅版画等;孔版版画分为丝网版画、纸孔版画等。由于版画制作所用的材料不同,刻版的工具和方法也有所不同,于是就产生了不同类型版画的特色,而每一个版画家在制作过程中所发挥的创造性和刻制、印刷(主要是手印)的技巧不同,使版画艺术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版画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凸版版画

在版平面上,用刀刻去除画稿以外的空白部分,只留下有形象的部分,于是版面留下(即未被刻去)一部分的凸起,故称凸版。凸版版画主要是用木刻,当然用其他材料刻的也称凸版版画。凡在平面木板上,用多种不同类型的刀具,根据画稿的形象进行刻制,刻去不必要的部分而形成凸版,然后在留下的凸版上滚以油质或涂以水性等颜料以后拓印在纸上的所产生的画面,称为“木刻”,木刻是中外版画制作最早的形式。所使用的木板的种类很多,有梨木、黄杨木、白桃木或表层细洁的三夹板、五夹板等。作为凸版刻的材料也很多,有木、石、砖、麻胶等。刻木刻用的木材由于地域的差别也有所不同,一般以软硬适度、纹理细致最适宜。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的木刻版画基本上都是刻在木材的纵切面,因此称为木面木刻。在我国所流行的木刻版画,大多数都属于这个类型。在西方只有部分木刻要求刻得精细,就用质地比较坚硬的木材的横断面,称为“木口木刻”。麻胶版画最初只用于铺地板的建筑材料。而中国的版画家较少采用麻胶版画。

在凸版版画中,艺术家可以随意选取一些拥有明显肌理的实物作为拓印板材。如鱼、树叶或钱币等,在其表面涂上油墨或各色颜料。再将该实物拓在被印的物料上加压,就得到了该对象的肌理印痕,如鱼的鱼鳞肌理、树叶的脉络肌理。这种印刷方法被称为“实物拓印”。

 

二、凹版版画

凹版版画起源于15世纪初的金工。为了使雕出的线条更加明显,就在作品表面凹下的部分擦上油墨。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烛灯的蜡液滴落并覆盖在这些花纹上,等到蜡层冷却凝固后,再将它拿掉,那些黑色线条痕迹,就明显地沾在被剥落的蜡层上。由此有人就想用纸张替代蜡液的方法,凹刻而成的纹样可在擦入油墨后,盖上纸张加压。纹样借此转印到纸上。因为凹版画制作多用铜版作为材料,所以通常也称凹版画为“铜版画”。

中国的铜版画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一种版画类别,作为版画中的一种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铜版画最初是以印刷技术方法出现的,后来逐渐发展为一个独立的版画类别,并在欧洲等地开始流行。铜版画以技法的变化多样、表现力丰富、表现手法细腻见长,其特有的金属味道和钢性是其他版种做不到的。铜版画的技法非常丰富,包括线刻腐蚀、飞尘、软蜡、雕版干刻、美柔等,这些技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许多美术家和版画大师都曾用这一版种进行独特的艺术创作,这一独特的版画品种,就属于版画四大类型中的凹版。

 

三、平版版画

平版版画主要是指石版画。石印技术在19世纪中期传入中国,那时只是用来代替木刻,方便印制书稿之用。石版画的制作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使用的石版是一种质纯的石灰石,有许多毛细孔,因此具有吸水性。再利用油与水相互排斥的道理,用带有油质的蜡笔在石版面上作画,待画固定以后,用抹布蘸水润湿版面,画上有油质蜡笔的地方拒水而能吸油墨,再用油墨滚上,使有画的地方饱含墨色,能够在纸上清晰的印出画来。印完的石版可以磨光再用。磨版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砥石加水磨,能使磨过的版面光滑如镜,称“镜面版”;另一种加入金刚砂磨,使版面更加粗糙,像图画纸一样,故称“粗面版”。

平版版画的一大优点是不需要像传统木刻印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去制作,大大减少了生产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中国平版印刷术的应用多见于《点石斋画报》、《吴友如画宝》、《芥子园画传》等画谱。鲁迅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将西方较为优秀的版画介绍给中国的青年,但由于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石版画在中国没有得到更大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各地的美术院校相继设立版画专业,培养出大量的版画专业人才,创作版画作品,此时石版画在国内才得以系统地发展。

 

四、孔版版画

孔版的中文又称作透版、模版。一如其名,孔版是一种能够让制作者使用牢固的平面板,再经过挖割后形成的孔洞板。孔版版画是一种使颜料、油墨等透穿孔洞,把图案印到另一个平面上的技法。孔版大致可以分为透版、誊写版和绢印。其中绢印被广泛应用在商业美术上,而我们所说的绢印版画是特指美术家或者学习版画的爱好者通过亲手制做的方式来完成创作的版画,并不是指用于商业印刷的电动绢印机械技术。

现在通用的誊写版印刷机也属于孔版,而孔版中最常见的是丝网版画。丝网版画主要借助于现代的印刷、光电科技的发展产生并逐步完善的,通过“丝网”将画转印到纸上。

 

五、软版画

“软版画”是基于少年儿童的天性,在吸取中国的传统版画制作精髓的基础上,经过工艺材料的创造更新和反复的技法实验,同时也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多方面改进现行的少儿版画制作的不足之处,让儿童画和中国传统的版画进行高度融合,自创的一种现代少儿版画制作形式。软版画制作时所用的材料更易于操作,过程简单、有趣、以笔代刀,表现手法自由、色彩随意、充满童真。

“软版画”,顾名思义,是在软板的上面进行刻画,制造出各种各样的肌理后用彩色颜料和彩纸印制而成的画。它所用的材料非常普通,只采用市场上最常见的装饰、宣传材料——吹塑板作为基本版材。材料具要有一定的硬度和厚度(大约5毫米),内质却要松软,弥补少儿手指肌肉因未健全发育而产生的控制能力差、手部力量不足和没有基本版画制作功底所带来的一些困难,在制作方面有快捷、方便、自由的优势。底版制作完成以后,就开始用油墨进行印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色彩的爱好和对图画的独特感觉,自由地调和油墨,可以将滚筒在吹塑版上随着自己的意愿滚动,或者用布托在板上使其粘上颜色。再经过版画印刷机滚动加压,将多种彩色的油墨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使底纸的颜色和肌理变化更加丰富,从而创造出一种很奇妙的视觉艺术效果,于是学生天真烂漫的想象跃然纸上,同时又具有版画的强烈、明快对比性特点。这种在印刷技术上的灵活性和在印纸方面丰富运用的特点,是传统版画板种所难以达到的。学生们可以像在普通的纸上画画一样直接进行自由的表现,很轻易就能表现出版画所特有的黑白对比效果和一些充满童真和稚趣的画面。一句话,无论学生能画得多生动、多流畅,就可以“刻”得多生动、多流畅。

 

六、其他版画形式

玻璃版画 玻璃版画是将版画技术与摄影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版画形式。19世纪法国巴比松画派的几位画家曾经作过这种形式的版画,但是在现代版画中却较为少见。玻璃版画的制作过程是:首先在一块涂有不透明药膜的玻璃版上用刀具进行精细的刻划,把需要勾勒黑线的地方的药膜刮掉,使该处在玻璃版表面上能透过光线,然后再运用摄影中的印相技术,将此版像的照相负片,覆盖在印相纸上,再通过光线,让涂有感光药膜的印相纸感光。在感光纸上照到光线的地方经显影均为黑色,并且形成图形。

石膏版画 石膏版画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从东欧传入我国的,并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它的制作材料分别用石膏和锌氧粉按一定的比例进行配制,掺水使其混合形成浆糊状,然后涂在一块硬纸板上,干燥后就有了一定的厚度,再把表面涂黑,即呈现出黑白分明的线条或块面,由于不能像其它版画一样进行拓印,因此原作只有一份,故也被称为独幅版画。自1970年以来,采用聚醋酸乙稀乳液(白胶水)等粘合剂调合在石膏中,甚至在浇制时镶入整块的铅丝网,在提高石膏版的坚硬度以后,也能拓印多份石膏版画作品。

拓片 拓片实际上也是版画中的一种,是指将碑刻、画像石等经过拓印将文字或画像转移到纸上的一种印件,包括石刻拓片和砖刻拓片。我国拓印碑刻的传统方式是将潮纸或薄纸贴紧版面,再盖上毡毯轻压,待纸适应碑刻的凹凸后,再以绸扑蘸墨,用手轻拍纸面,在凸起处着墨,凹下处留白。碑文、画像即可正面显现在纸上了。

拓彩版画 拓彩版画是在传统的碑刻、画像砖、画像石拓片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这种版画不但具有一般拓片绘画的平面性和浮雕的立体感,还含有关于色彩的审美情趣。最适宜在石膏版上进行刻制,所用的刀具可以是木刻用刀或篆刻用的平刀,主要的是中对版面的刻制要求较小的起伏,纸张被损坏。在拓印时,要将略带潮湿的皮纸或宣纸铺在版面上,再趁湿润用较硬的毛刷反复地轻轻敲打,使纸张和版面的起伏线条或块面伏贴保持一致,然后再根据画面的需要选用扑包沾墨或色进行反复而且细致地拓印。为了使拓印的艺术效果更加丰富,我们可以使用湿拓、干拓、实拓、虚拓、深拓、浅拓、晕拓、遮拓等方法。

砖刻版画 砖刻版画是指我国古代传统的砖刻。例如画像砖,其制作原理和石刻版画极为相近。首先选用质地较为细洁坚实的砖块为材料,再经磨光加工,就可以在上面进行刻凿。一般通过拓印,即用湿纸覆盖在版面上,再用墨打拓就会呈现出丰富的画面,也可以用油印。由于所使用材料和拓印方法不同,画面的艺术效果也是各有特色。

石版画 石版画是18世纪逊纳菲尔德发明的,是在石印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版画艺术,首先用带有油质的药墨在石版或者特制的铅版上作画,然后在版画上涂一层阿拉伯树胶,到印时再将油墨滚上版面,前面经药墨画过的地方能够接受油墨而未画过的部分则会排斥油墨,于是铺上纸再印就可以显现出药墨画中的各种景物图象。其实在我国古代石刻都以其原物供人观赏,如山东济宁紫云山武梁祠的汉画像石刻。而画像石的拓片,也可以被认为是最古老的石刻版面。现代的石刻版面,性质和原理都与木刻版画相同,只是用石质代替木质进行创作。石质多以便于刻制、质地细腻者为佳,如福建的寿山石、浙江的青田石。所使用的刀具适宜用单刃刀。由于石质比较坚硬,经过刻凿的部分,石面就会自然碎裂,因此线条往往会有毛糙而浑厚之感。

铜版画 铜版画是将防腐蜡涂在铜版上再用刀和针进行刻画,然后用酸性较强的腐蚀液进行腐蚀,刻去含有防腐蜡的部分就成为凹线,印时将油墨滚压到凹线处并且将凸处的油墨拭去,最后将纸铺上用滚筒慢慢滚压,使凹线中的油墨印到纸上,即制成了一幅铜版画作品。

独幅版画 独幅版画指版画在创作过程中通过作者自已进行绘稿、拓印。其创作过程如下:首先用可供拓印的颜料或油墨在光滑的玻璃版或金属版上作画或者刷色,然后再进行拓印,或者一边拓印,一边调整画面,直到纸面上印出自己满意的成品。但这种方式由于省略了制版的过程,因此不能重复拓印,每幅版画的原作,都有作者独特的轮廓形状和艺术特色。

麻胶版画 麻胶版画与木刻版画在刻印上基本相同,只是材料有所不同。麻胶版画是在粗麻布底子上,敷一层树脂的干燥油和一些软木屑的混合物,再经机器压制而形成的一种人造板料,然后在上面进行刻制。麻胶板的原料是在车辆或船只铺作地面或壁面的一种材料,因板面没有纵横交错木纹,刻作过程既省力又方便,刀触圆润,拓印出来的画面的效果与木刻版画极为相似。

纸版画 纸版画按照它的制作方法和版面构成,可以分为剪贴纸版画、刻纸凹印版画和刻纸凸印版画三种。剪贴纸版画是用稍厚的硬纸版或剪或刻出的平面轮廓,再贴在另一张纸上,形成凸版,再经过上墨或上色等程序后就可以拓印。凸出的部分墨色较深,可印出更加形象的块面,轮廓边缘呈现出白色,基纸上着的墨比较少,于是就形成了一种中间色。刻纸凹印版画是用坚实的厚纸,在上面刷一层薄薄的硬涂料,再用刀、针刻画出比较形象的线条,形成凹版,再用棉花将油墨涂满凹线,擦去平面上不要的油墨,墨在铜版机上进行压印,纸版画的制作过程和铜版画很相近。刻纸凸印版画是用较厚的纸版代替木版进行刻制,刻与印基本上和木刻版画相似,只是在硬纸版上不能刻得过深,拓印出来的画面另有其特殊的艺术效果。纸版画制作步骤:

(1)起稿。首先选择自己比较熟悉和喜爱的题材来创作画稿,创作的草稿要反复地修改,直到自己满意时才能定稿。

(2)底版制作。画稿完成以后就开始制作底版,分别把画稿转印一两份分别贴在底版和分解版上,要用画稿的反面来转稿,将转印好的分解版,按照作画者的需要分别剪开,再拼贴到底版上,形成不同厚度底版。

(3)拓印。在底版上均匀滚上一些油墨,然后盖上印纸,仔细磨拓;或者将印纸的一边用镇纸等工具固定,再揭开另一边的印纸,分别在底版上涂色,盖上印纸用的瓶盖或用手用力磨印,将颜料转印到印纸上,直到完成为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南美术网 » 版画的种类

打赏

相关推荐

合作伙伴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