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美术网小南美术网

油画底子的制作方法有哪几种?

 

油画底子的制作

油画依托的材料有木板、纸板、画布等,将画布绷在画框上作画大约出现在15世纪到16世纪威尼斯画派达到鼎盛时期的时候,亚麻画布被画家广泛使用,因为亚麻布几乎不受湿度变化影响,不容易损坏和变形。

油画底子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在什么样的底子上作画则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好的底子能使画布和颜料很好地结合,使画保存长久。第一遍底子要很好地与画布结合,最后一遍底子要与颜料很好地结合。底子直接影响作品表面的亮度,对作品以后的寿命和颜色调配后相互间的作用也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好的油画底子能使最初的色层与画布结合得紧密,便于作品长期保存,使画面免受龟裂、脱落的破坏。由此可见,油画底子的制作对绘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有樱桃和草莓的静物   奥萨斯•伯特
有樱桃和草莓的静物   奥萨斯•伯特

(一)平底

油画底子的种类有胶底(动物胶)、白垩底子(由白垩粉、锌白粉、胶溶液各一份混合而成)、半白垩底子(白垩粉、胶溶液各一份混合,再加入半份熟亚麻籽油。使用这种底料之前,先用水胶涂底层)、石膏底子(通常在木板上作底子使用,制法与白垩底子方法相同)、油性底子(跟制作半白垩底子一样,只是增加了油的含量)。现代画家多用乳胶作平底。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成品底涂料(GESSO)均为胶质涂料,可直接涂底作画。胶质底子的制作用料与程序都较简单,造价低,所需时间短,着色牢固,柔韧性强。

在刷底子的过程中注意第一层要尽量薄涂,如一层面纱。这样做有利于以后各层获得较强的附着力。第二层涂刷方向要同第一层成“十字交叉”,一层干燥半小时后再涂,同样不能涂得过厚。第三层及之后各层依此类推,直到底子平滑、整洁。

古代油画大师认为绘画要光亮清晰,画面不能有颜料突起和阃布突起的痕迹,侧面看上去要绝对地平滑,所以制作平底的油画底子对古典绘画有着重大的意义。尽管现代绘画技法繁多,直接画法和厚画法较多,但学会制作平底油画底子仍然是专业画家的必修课。

 

(二)肌理

制作有肌理的油画底子,对画家来讲在营造画面气氛和效果的时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伦勃朗将色层美感中的肌理表现做到r极致,他的笔触最能说明这一点。笔触本身是抽象的,却能表现出实在的对象的立体感、质感和气质。它凭着对对象各种意义的理解而传达出一种综合的感受和效果。在深入体会对象的节奏、韵律的同时,也抒发着作为主体的意识情感,体现着创造者的精神。而笔触的最终效果实则是一种肌理的结构。从这点上讲,肌理便体现着艺术家对形和神的体验及其品格与修养。在他的画里,我们可以感到有序的塑造与有序的透明罩染相互和谐,天趣盎然。伦勃朗一般是用黄褐色与动物胶、树脂相混合做底子。作画时他在颜料中加入蜡,将油色铅白和丹培拉铅白混合后制作画面肌理效果,待干后用颜色晕染,然后趁湿檫去肌理层突出部分的颜色,一部分颜色留在沟隙中,形成透明的暗部。有时伦勃朗会在颜料屮加入无机物,如铅化合物、玻璃粉,用来提高干性效果,增加色彩的透明度,也使画面肌理结构形成强烈的触觉感。他使用黏稠度很高的颜料,保持笔触的塑造感。英国学院派画家雷诺兹作画时很注重底层的肌理效果,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晕染,使画面淡雅透明。庠尔贝有时会用土红色作画底,然后施以厚颜料,用油画刮刀处理画面,趁湿将颜料相互混合交错,使画面厚薄交织。这种用笔和刮刀制作肌理的方法,会产生令人兴奋的偶然效果。

画面的肌理,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画家的画风以及绘画语言。现代画家通常用塑型膏在底子上做肌理或用白色油両颜料制作肌理。比如用白颜料调快干油,使用大号狼毫油画笔在画布上运用揉搓等表现方法铺设有蓬松感的肌理,也可以用丙烯塑型膏来制作肌理,根据物象的质感变换笔意,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制作肌理的常用材料有石灰粉、大理石粉、沙子、赤铁粉、玻璃、锯末、杂草、报纸、宣纸等,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添加物,都会影响颜色的附着力。若使用极多的添加物,可利用上光油增加附着力,从而使表面产生光泽。

 

制作肌理的简单方法:

(1)利用立德粉调乳白胶成膏状或乳酪状,利用画笔或画刀制作出斑驳的笔痕肌理,或用刀具、梳子、滚子等制作出所需要的肌理。

(2)将达玛树脂溶解于松货油,再调和白颜料,达到一定黏稠度时,用画笔或大画刀在刮过胶的画布上制作理想的肌理。

松节油挥发后,铅白会很快变硬(约两分钟),因此要恰当地掌握时间,如果太迟,涂料变硬,肌理制作就难以进行。

(3)使用丙烯颜料或丙烯塑型膏制作肌理非常方便,因为丙烯材料干得快,可堆砌。但不可以在油底子或着色后的油膜上使用,因为丙烯颜料不易附着在油性物质上。

(4)在作画过程中,也可以通过颜料使用的稀碉来实现色彩的变化,以达到某种肌理效果。或使用笔触和刀法直接做出想要的效果,或在颜料中掺入其他物质,比如沙子、玻璃碎末、纸片等制作肌理。

 

(三)色底

有色绘画底子的制作起源很早。很多古代大师都偏爱色底作画。如米开朗基罗会在底子上涂淡土绿色,提香是用树脂油调土红色薄涂底层色,鲁本斯有时会将画底做成灰色或棕色,他曾把硬木炭、白颜料和结合剂(可能是胶)混合在一起后用海绵迅速涂于白石膏底子上,从而产生一种带纹理的银灰色层,使随后的着色层呈现轻松、愉快而又充满活力的效果。有的画家在胶质底子上加涂含油与树脂的颜色隔离层,有的在涂最后一层时加入吸收性强的红土颜料。这样做不仅能减弱油质底子的油腻感,有利层色层速干,而且更主要的是有利于画家对画面整体色调的把握。

三种有色底子的制作方法

(1)在白石膏底子上,涂上丙烯颜料加松节油和少墩调色油的混合物,所用的丙烯颜料画家可根据需要自己凋制。

(2)在油质或半油质底子上,用调色油加速干剂、少许铁红粉(氧化铁)薄涂一层或随意涂一遍。保留的刷痕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在有素描稿的底子上用松节油调油画颜料薄薄涂一层与最后色调相反的色层。比如衣服是蓝色的,可先薄涂一层土红色。

色底对画面效果的影响

有色底子是在白色底层上用薄涂法罩染,或用棉布揉檫而产生的,这样才能确保画面色彩的透明性。无论随后的着色层有多厚,底色都会对画面产生影响。作画时在画面上涂以透明或半透明覆盖层,使各色层通过重叠显露出来,即产生色彩奇异的透明灰色。这种透明灰色和调配出来的灰色相比,视觉效果不大相同。它是直接画法无法达到的,运用这种技法可以产生多种“视觉灰色”。这种视觉灰色的运用曾是古代大师伦勃朗、凡•代克、鲁本斯等画家精湛技艺的一部分,从而使画作散发着迷人的魅力。灰色底子是被画家釆用较多的一个色底,它在画人体时对肤色的表现有很好的作用。灰色底能使各种色彩产生和谐、统一的效果。在灰色里加上不同的颜色就形成不同的灰色调,比如灰绿色、灰蓝色、灰红色,使画面处于某种有趣的色彩基调中,用色与底色形成的冷暖对比可获得极其微妙的效果。现在越来越多的画家意识到底色的重要性而釆用色底作画。在深色底子上作画会使画面产生暗淡的效果,一切浅颜色都会变暗,所以使用深色底子时要考虑到这一变化。深色底多为褐色、铁红色、橄榄绿等。画家一般不用黑色底子,但象牙黒加白色形成的灰底子就常被釆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南美术网 » 油画底子的制作方法

打赏
合作伙伴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