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美术网小南美术网

章法中的行气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章法中的行气

 

书法作品中,除了极少数外,大多数为直行竖写。行书书迹与篆、隶、楷又有一个明显的差异:字与字之间紧凑,行与行的间距疏朗。即便字距朗阔的一些作品如杨凝式《韭花帖》,也是字距远远小于行距。这样,泼眼乍看时的视觉感受是:字中气韵顺着竖行方向奔泻流动。这往往被称作行气。行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字形间的行气

唐朝颜真卿及元朝赵孟頫的一些行书作品,“如市人隘巷,鱼贯徐行”,笔画无过度的伸展,字形不过为放逸,也没有过大过小、乍重乍轻的差异。只要没有字偏于一侧,不仅中心取直,整个字形的外轮廓都很规范、整齐地鱼贯于一条固定的通道之中,其行气容易获得极容易、平凡的贯通。米芾字八面出锋,而其发散的基点位于同一中轴之上。每个字有纵横攲侧、任意东西的飘潇不羁之感。中心立足点差不多处在一根竖线上。这样,不仅上下贯通,而且行气还因某些放纵笔画的牵引而跳腾、涌动,不显平顺。

 

(二)块状字形间的行气

虽然字形不够稳适整齐,在一行中左扭右偏,局部有曲折蜿蜒之状,但能彼此救正、错落取直,通行顺理有章、气贯神随。晋代的王羲之和王王旬,南朝的王慈,宋代的黄庭坚,清代的傅山、王铎、赵之谦行书常用此法。

 

(三)笔势产生的行气

如果行中笔画走向纷乱,会使气脉发散。为避免行气松散,刻意将有些笔画的走向处理得与通常有别,有意使其向该行的中轴线回转,这样气脉汇聚,容易形成行气。

 

(四)牵丝连绵产生的行气

牵丝连笔,倘用得脱俗,也能起到贯气得神的作用。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曰:“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唯王子敬深明其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倪瓒《跋唐人临右军书迹》云:“所谓一笔画、一笔书,以其顾盼精神,笔意连属不断,故晋宋间人有此语也。”

晋代王献之的《中秋帖》自是此法中的优者,米芾于此也极见功力。《张季明帖》第三行“气力复何如也”六字,一笔而成。虽然各连笔都是从上一字的右下角引笔向左,但由于能纵笔变化,致使五条牵丝竟无雷同,各有其姿,各得其势,气贯而神驰。可见米芾不只能于左右挥洒,上下连纵亦极有法度与妙用。

 

(五)纵肆竖画的行气

行书中,纵向的伸展虽然不如撇捺向左右的延伸那么顺便,间或一用反倒容易得趣,能将一篇行气都顺过来,贯气得神。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中“年”“中”“莘”“帋”字的中竖皆纵笔放锋,下一字又都间承此竖画锋尾接写,虽纵肆而有所承接,气韵不散,颇使通篇生色。如唐高宗《枇杷帖》“相足延神”中“神”的竖画,“此不多申谘”中“申”的竖画。这种理念的艺术手法,与一些人手迹中盲目的逢竖必伸有天壤之别。

米芾的《张季明帖》

米芾的《张季明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南美术网 » 章法中的行气

打赏

相关推荐

合作伙伴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