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美术网小南美术网

巴尔蒂斯《镜前的少女》人物油画

巴尔蒂斯《镜前的少女》油画,画布,法国

巴尔蒂斯(1908—2001年)法国超现实主义画家。1908年生于巴黎,他的双亲都是艺术家,父亲研究艺术史,母亲是画家。他们家从来都是高朋满座,常客都是当时文艺阁内赫赫有名的人物,如纪德、波奈尔以及著名诗人里尔克。巴尔蒂斯日后不无得意地回忆自己的童年:“在我身边,一切都同艺术有关,所以我是生为画家了!”1934年,巴尔蒂斯首次在巴黎皮埃尔举办画展,立刻得到了艺术界的广泛关注。

《镜前的少女》整体基调充斥着闲逸和轻松的状态,人物与画面的弧线、直线构成了往返冲突,引向画外,人体与环境在相互对立中具有某种象征意义。颜色的提炼、简化,使色彩具有形的分割画面的作用,形成与古典绘画截然不同的非稳定造型模式。巴尔蒂斯的作品常以用胶彩闕底色层,再用黏稠的光油调色绘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的底色层开始用干酪素胶,这种胶粘合力较强,最适于厚涂而不易开裂。复绘层他喜爱用半透明的蛋彩作画。巴尔蒂斯注重造型,他把形进一步提炼为只有亮部和暗部两个部分。人物没有细小的转折变化,只有经过精心设计的大的形状,并且在形与形相交造成的不规则的几何形状的地方尤其仔细,使他的画面有了较强的表现力。画家大量使用柔和的颜色为作品增添光彩,有效地烘托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巴尔蒂斯的作画方法也颇具典型性,通常以意大利湿壁画方法做肌理,使用酪蛋内调以颜料作画。为充分体现肌理的特有效果,颜色尽可能以固有色为主,辅以冷绿色调。画面的颜色总是呈无光泽和略带粉味,而且画得不厚。同时画家又大量使用柔适的颜色为作品增添光华感觉,有效地烘托了人物的内心活动。

这一时期他的作品似乎迷恋这样的主题,临近青春期的小姑娘,性的朦胧意味和半梦半醒的状态。从这开始,巴尔蒂斯建立了一种超自然的心理绘画,刻意在人的心灵深处探索其奥秘,表现在画面中的是一层迷离的惆怅。作品中无论是外表的姿态还是作品的布局,都体现了古典主义风格。他的艺术更加纯粹与个性化,这是巴尔蒂斯向巴洛克古典主义大师普桑、马萨乔等人学习的结果,传统的古典主义绘両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作品中对角线X字形布局和普遍遵从的秩序。

巴尔蒂斯一生从事人物画创作,描绘的少女裸体刚手法单纯概括。巴尔蒂斯的世界是纯净的,似乎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永恒存在超脱那无时不在从古而今的时间,完全是一种纯粹的理性。巴尔蒂斯不喜欢甚至拒绝现代艺术。在他眼里,“我们生活的时代令人恶心,缺乏艺术,没有美感”。他说:“我不是一个现代画家,我一点没有当代气息”。他十分反感现代艺术强调自我实现的倾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南美术网 » 巴尔蒂斯《镜前的少女》人物油画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