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美术网小南美术网

崔子忠《藏云图》轴赏析

崔子忠,初名丹,字开矛,后更名子忠,字道母,号北海,又号青蚓,晚明人,生年不详。先世山东莱阳人,寄籍顺天府(今北京)。故姜绍书《无声诗史》作山东人,夏文彦《图绘宝鉴》作顺天人。崇祯年间为顺天府学诸生,精通五经,能诗,并以文学知名于世,文翰之暇留心丹青。由于数次科举未中,逐渐疏离政治,甘于作一名画家。擅画人物、仕女,兼工肖像,多取材于佛画及传说故事。画法高古,得自唐宋,是一位相对独立的画家,而没有具体的师承。笔墨、设色颇具古意,构图、造型追求奇趣,超凡绝俗,风格独具,与同时代的晚明变形主义大师陈洪绶齐名,有“南陈北崔”之称。

崇祯六年(1633年),崔子忠曾慕名拜访逗留京师的七十九岁高龄的画坛领袖董其昌,并为其绘制了一幅《倪瓒洗桐图》。董氏非常欣赏他的绘画,而且器重他的文章和人品,“异之,谓:‘非近代所有。’”(朱彝尊《曝书亭记》)

崔子忠容貌清古,“短小整饬,双目炯炯,高冠草履,不知贫贱之可戚也。”(周亮工《因树屋书影》)家境甚贫,“居京师圜阓中,蓬蒿翳然,凝尘满席。”(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但他莳花养鱼、吟诗作画,杳然自得。每当画到兴至则解衣盘礴,一妻二女皆能点染设色,相与摩挲指示,共相愉悦。他言辞简质,矜持自重,其书画只诒知己,凡以金帛重礼求画者,虽穷饿掉头弗顾。一次,被一官宦同学诱入家中,强留邸舍,迫其作画,子忠不得已而为之,画成别去,使一童子往取其画,称“有树石简略处,须增润数笔”,官宦欣然与之,子忠“立碎之而去”。其孤峭绝俗的性格,使他的画作从不轻易示人,故其作品流传不多。

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亡,崔子忠贫愤交集,走入土室困饿而死。(傅东光)

 

崔子忠《藏云图》

崔子忠《藏云图》轴,1626年,绢本、设色,189x50.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取材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事。相传李白居地肺山时,曾以瓶缻贮山中浓云带冋居所,散之卧内,得以“日饮清泉卧白云”。图中李白端坐四轮车上,初入深山,仰望山间蓊蓊郁郁的浓云似行似驻、变幻无端,面带讶异又若有所思。二童子分立左右,一人搭绳牵车,一人荷杖引导。山石树木皆用暗色,借以反衬画面中部大面积的白云。同时,又巧妙地借用水纹的画法以细线勾出波纹,或疏或密,表现出云雾强烈的流动性,以及“晴则如絮,幻则如人,行出足下,坐生袖中,旅行者不见前后”的种种变化。山石层叠而上,似方似圆,造型怪异;远山屈曲,如笋向天;老树虬劲盘旋,迥异凡尘,给人以静寂神秘之感。人物虽极小,却S于M幅最为显著的视点,并施以纯净鲜明的蓝、内、黑色,与背景的浓云暗树对比强烈,显得醒目和突出,体现出作者的匠心。崔子忠的绘画,热衷神仙、道释题材。此幅描绘被人们称为“诗仙”的李白,且使其置身于云出雾没的神山仙境之中,在尊颂先贤的同时,也寄托广画家自己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隐逸出世的向往和追求。

崔子忠人品孤傲,超然不群,作品传世很少,而真伪杂糅,即使在当时,能冇幸睹其真迹者,也并不多。有一个叫毛颖叔的富商酷爱崔氏笔墨,只要是他的作品,即使寸山尺水,“非购之重赀,则易之珍玩”,而不问其真伪工拙,收藏不少但多为赝品。崔子忠听说后特意绘制了一幅《渔家图》扇(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送给他,使其得以“识崔生真面目耳”。此幅《藏云图》,为崔氏经意之作,最能代表其“真面目”。(傅东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南美术网 » 崔子忠《藏云图》轴赏析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