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美术网小南美术网

董其昌《松溪幽胜图》轴赏析

董其昌,字思白,号玄宰,又号香光居士。万历十七年0589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死后追赠太子太傅,南明福王政杈追谥“文敏”。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人们常常因为他的籍贯、仕职、谥号、著述而称之为董华亭、董学士、董宗伯、董文敏、董容台。

董其昌在书、画方面均极有造诣,并成为明代后期的大家。他的书法,运笔以颜真卿为师,遒劲有力,兼蓄东晋二王(王羲之父子)之秀,北宋苏轼、米芾之犷,博采众长,自成一家,不仅在当时已驰名四方,流传海外,而且在清初为康熙帝所提倡,一时书家均以“董书”为楷模,流风遐迩,绵延不绝,左右明末乃至清代近三百年的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有着开一代风气的显著地位。

绘画方面,董其昌以山水画见长,宗法五代的董源、巨然,宋之米芾父子以及“元四家”。董其昌以墨韵幽雅,意境深邃取胜,而不求形似,被尊为“松江派”泰斗,树帜艺苑,领一时风骚,且其追求笔墨韵味和复古的倾向,还对清初“四王”及明朝遗民画家如八大山人等均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书画理论方面,董其昌发表了很多评论,对书画理论和表现技法,他竭力推崇和倡导“文人画”的“士气”,主张书画相通,在绘画笔墨上追求一种“生”、“拙”、“真”、“淡”的趣味;提出“南北宗”之说,以禅宗的南北两个宗派比喻绘画中自唐以来山水画的不同风格,以南宗喻文人画派,北宗为行家画,褒南贬北;以禅宗玄秘与“顿悟”的理论去融会书画的技法修养。这些理论虽然历来毁誉不一,但却代表当时美术理论的主要流派,在美术史上所占的一席之地是不容抹煞的。

董其昌一生著述甚富,书画理论方面的有:《容台集》、《画旨》、《画眼》、《画禅室随笔》等;他还搜集、整理一些历代珍贵法帖,刊刻《戏鸿堂帖》、《宝鼎斋帖》、《来仲楼帖》等行世,保存了古代的书法遗产;同时,董氏还辑有《神庙留中奏疏汇要》、《万历事实纂要》,参修万历、泰昌、天启三朝实录,对明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娄玮)

 

董其昌《松溪幽胜图》

董其昌《松溪幽胜图》轴,1625年,纸本,水墨,134.7 X 46.6cm, 南京博物院藏。

董其昌终生浸淫于古代艺术大师们的传世佳作之中,研究、师法他们的章法、笔墨等技巧,并将笔墨之美置于艺术创作诸要素中的首位。他曾说过:“以蹊径之怪奇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III水绝不如画。”此图即是董氏充分显示其笔墨技巧的一幅佳作。

董其昌曾在他的《画禅室随笔》中写道:“古人云,有笔有墨。笔禺二字,人多不识,画岂有无笔墨者?但布轮廓时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不分轻重、向背、明晦即谓之无墨。”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笔”与“墨”是并重的,缺一不可的。只廓无皴,一味平涂或是皴而不当,都会使画面陷入一片混沌,毫无美感可言。那么,在这幅作品中,董氏是如何表现他的“笔”与“墨”的呢?

此图釆取了一河两岸的构图方式,对岸的山林又兼用了高远及深远的构图,首先奠定了全图“茂密而不繁,峭秀而不塞”的整体效果。作者先以墨线勾勒出山体坡岸的轮廓,时后以苍润的淡墨分缕施以皴染。山体由凹到凸,墨色由深及浅,极好地表现出近岸及远山土石的阴阳向背、凹凸之形。尤其难得的是墨不掩笔,皴擦的笔路清晰可辨。前后山体的重叠处,以稍重之笔点苔,并补充以丛树,使山体前后更加层次分明。图中用墨总体较淡,使得全图明净爽朗,极具淡冶苍逸之姿,可谓笔墨兼备。林木枝叶或茂密浓郁,或错杂纷披,尤可见作者用笔用墨的丰富变化。

此图作者自题为仿宋代画家郭忠恕(恕先)画意,但正如谢安山在边跋中所云:“思翁天姿超妙,出笔使绝尘,想此图虽取意于郭公,而尚情逸致则得之大痴(黄公望)也。”此语可谓一语中的。图中突出的石台、层层累荇的山体均直接承继于黄公望,远景中以苍润的墨色点染出的行行小树,简于枝柯而繁于形影,墨气淋漓,与中景偃仰的古松都明显地带有黄公槊《富春山居图》的痕迹,是董氏追踪董源、巨然以至元四家中倪瓒、黄公望这一脉络的笔墨风格的集中体现。

此图作于明天启五年(1625年),此时董其昌已是七十一岁高龄,因此,此图可称是反映董氏毕生以笔墨为主的艺术宗旨的典型作品。(娄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南美术网 » 董其昌《松溪幽胜图》轴赏析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