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美术网小南美术网

世界名画:《风的新娘》

《风的新娘》(又名《风中的新娘》)/科柯施卡

奥斯卡•科柯施卡(Oskar Kokoschka,1886-1980)出生于奥地利的珀歇拉恩,因家庭破产而随家迁居维也纳。在维也纳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也在维也纳工艺制作室画些裝饰画,对人体艺术用于装饰画中感兴趣,就连在装帧设计中也不例外。科柯施卡善画风景,往往重在色彩的表现,线条用得很激动,显示出一种表现主义的倾向。奥地利的美术与19世纪末期的法国象征派艺术有血缘关系。维也纳的“新艺术运动”是法国象征派艺术重装饰风格的延续。画家科柯施卡是这个运动的杰出代表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应征入伍,1916年身负重伤退役,旋即到德累斯顿美术学院长期任教。科柯施卡常常将生活中痛苦的病态揭示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他的所谓“黑色绘画”阶段。那些充满复杂的变态心理的、具有精神创伤的面孔,被他刻画得人木三分,这些面孔展现在公众眼前,使人们感到惊讶,因为这些面孔在生活中不常为人所熟见。在他画上的人物总是被笼罩着一种氛围,与克里姆特用来弱化人物特征、强调性的特征的手法相反,而是加强人物的精神性特征。如果说在他的有些作品上存在着弗洛伊德式的压抑,那么其形式表现也是骚动性的。实际上,这种绘画形式是画家的一种强烈感情的“宣泄”,如他的这幅代表作《风的新娘》即是如此。这是科柯施卡的早期作品中还存在一定浪漫主义情调的一幅幻想性创作。当时他正与情人马勒在热恋中,画上描绘了他与情人在旅途中经受海涛汹涌时的感受。他俩似乎驾着小舟,颠簸于风与浪的决斗之中。画家把自己的感受•神化了。画上忽隐忽现、粗短弯曲的笔触,富有光感的琐碎形象,周围是一片深沉的夜色,只有朦胧的月光,照亮了蓝色的群山和峡谷。科柯施卡在肖像画上喜欢用大笔触的混合色彩,配上浓烈的轮廓线。

那种细碎的短而弯的笔触比过去更浓重了。有时直接用调色刀画,弯弯曲曲的颜料厚得像是直接从颜料管里挤出来似的。人物造型模糊得好像是被打碎了的浮雕。他喜欢在肖像的背景上涂蓝色。看科柯施卡的画,观者会强烈地感受到一种不适,一种疲惫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画了一些公开反对法西斯战争的宣传画。早期那种悲苦形象不甚突出了。此画现藏于巴塞尔艺术博物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南美术网 » 世界名画:《风的新娘》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