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美术网小南美术网

评价幼几美术造型中的“像”与“不像”

 

如何评价幼几美术造型中的“像”与“不像”?

 

美术作品是视觉艺术,造型是视觉艺术的语言。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幼儿的家长在观赏一幅绘画作品时,总是以“像”来评说作品:“这幅画真好,画得多像啊!”这种观念和认识,目前还是广泛存在,包括许多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也难以跳出这样的评价圈。

 

案例

在某所幼儿园的一次意愿画活动中,一名男孩画了一幅建筑工地的场面,大楼正在施工,有正在工作的吊车、有搬砖的人、有运沙的人、有推小板车的人,整个画面呈现出一派忙碌的劳动场面,是一幅很出色、很生动的作品。可是,教师却指责幼儿,画面中推小板车的人造型有问题。原来,小板车和推车人之间距离太远,小朋友就把推小板车人的胳膊画的比较长,为此,教师狠狠地批评了这位小朋友。

 

类似这样的现象很多,教师们经常在工作中流露出这种认识,原因是不了解幼儿美术独特的造型语言,仅用成人的眼光与标准去评价幼儿的作品,这是幼儿美术教育中最不可取的观念,也是目前幼儿美术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应该如何面对幼儿美术作品中“不像”、“不准”的问题呢?

在幼儿美术作品中的“像”应该是广义的,是一类事物形象的泛指,而不是针对哪一件具体事物的“像”与“不像”,凡能把一类事物的基本形象特征表现出来,就可以说“像”,这个“像”应该是“基本像”。所谓“基本像”,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画面中每个物体形象应是一类事物形状的基本特征的反映。比如让幼儿画苹果,所画出的形象一看就是苹果,而不是梨、茄子等,不管它像哪个筐里的苹果,也不管是哪个品种的,总之是苹果,这就可以说达到了基本像;二是通过物象,可以看出画的是什么和要传达的意义,虽然画面的形象可能与现实事物不相符,但却能使我们发生与现实相吻合的联想,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儿童绘画在其“意”,而不在其“形”。这个“基本像”主要是针对3岁至6、7岁幼儿的美术作品中造型特点的一种认可。

在评析幼儿美术作品时,只要作品中的形象达到了“基本像”的水平,其造型就是成功的,就应得到理解与认可。除此之外,成人应该更多地分析作品中所表现的事物是否丰富,是否有儿童的体验思考与创造想象,作品中是否反映出良好的个性,是否认真、大胆和自信等特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南美术网 » 评价幼几美术造型中的“像”与“不像”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