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美术网小南美术网

剑川木雕的生产环境,白族建筑木雕艺术文化,白族木雕文化

 

大自然造就了剑川木雕的生产环境

 

许多地质学家对剑湖—黑潓江河谷进行过深刻的考察与研究,按照他们的说法,金沙江原本是经剑湖—黑潓江河谷流入澜沧江然后再入印度洋的,由于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的结果,玉龙雪山抬升,迫使金沙江至石鼓以后,突然改向东流。从此,原来向南的金沙江古河道改变成为今天的剑湖—黑潓江河谷。金沙江改道,彻底改变了剑湖—黑潓江河谷的命运,使这里原来深邃凶险的地貌,变成了今天秀丽平和的样子。剑川以北石鼓以上的金沙江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沿途崇山峻岭,山崖陡峭笔直,很难找到一块像样的平坝,石鼓往南经白汉场、九河而后逐渐显现的剑川坝子,依山傍湖,算得上滇西北一处秀美迷人的小天地。金沙江改道后,经过几万年地貌的整合,原有的河道改变成了较为和缓的河谷,尤其是洋洋洒洒的剑湖,调节着四周的气候,使剑川坝子变成了适合各类林木生长的极好地带。随着人类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随着人类青铜器、铁器文化生产的进步与发展,随着滇西北民族迁徙活动对社会经济的推动,汉唐以后,剑川坝子中的村落越来越多,丰富的林木资源,得到了开发与利用,村落的建造、林木资源的开发,造就出了一批又一批本地木雕工艺的匠艺人才。匠艺人才的积累与扩展,匠艺人才的创造与智慧,为美丽的自然山川增添着无数的人文景观,掩映在绿树丛荫中的剑川坝子中的村村寨寨为大自然增添了无数美丽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田园风光。好多外地朋友对到剑川后第一印象的评价几乎都有一个同样的感觉,觉得剑川山水秀丽,村庄秀美,有点像苏杭一带的感觉。这里确实群山环抱,有山有水,尤其到了阳春三月,桃红李白,百花争艳,湖柳飘扬,坐落在山脚田边的白族村寨,红墙青瓦,绿树环绕,鸡鸣狗吠,人民安居乐业,的确有几分江南一带潇洒明快的感觉。

剑川老君山草甸风光

剑川老君山草甸风光

造物主给剑川造就了这样一个好环境,也安排了许多的白族子民居住到这个地方。如今居住在这个坝子里的白族世居民的总人口已占了全县人口的92%以上,从语言、习俗各个方面把这里造成了一个白族文化占绝对优势的环境氛围。在这里,白族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传统建筑生活习俗文化,这种特有的白族文化中,就深深地蕴藏着白族木雕建筑的文化内涵。

按照白族传统的民居习惯,人们喜欢靠山面水,建造的房屋要求宽敞明亮,既要居住安稳,又要利于生产生活,因此就形成了许许多多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为主要代表的以双层土木建筑为主要房舍的村落。这些白族民居建筑雕刻装饰丰富多样,房屋饰件分厦插、子桁、悬牙、吊柱、图挂、梁头等复杂门类,均依照房屋形状就势负重装点;房屋门窗分单扇、双扇、菜刀、格子,四开、六开、一轩一栏、梭门不等,依然因势利导,因房布局。如论格子饰纹,则四方、象眼、美女、菊花、梅样、龟板、冰裂、马蹄、进而有直解斜斗、三丘两隔、四星捧月、月里花红、百福百寿、百喜添寿等等,五花八门。如讲图案则花鸟鱼虫、林木禽兽、故事传说、儒释仙道、春夏秋冬,人文地理无所不涉。这一切雕刻艺术是经过了这个地方的木工匠艺人才数千年发展锤炼、传承演变而形成的,应当说这是白族建筑木雕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白族木雕文化,只有在这2 2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集了成千上万的白族木雕工匠,并且依靠着木雕古建筑生活的剑川才能找得到;也只有在剑湖流域既有就地的木材资源,又有土生土长的匠艺人才的施用和创造,才能形成千家万户的木雕建筑文化这一博览林园。

这种靠本土工匠成就村村落落的天时,加上就地取材进行雕凿的地利,再加上几千年勤苦创造的白族木雕人才的互相学习与传承的人和,天生地就地形成了剑川木雕艺术发展的环境氛围。为了寻求这木雕艺术源泉的源头,为了找回几千年来剑川木雕先辈曾经跋涉的艰苦的足迹,让我们怀着对祖辈的无限崇敬的心情,向剑川木雕艺术园林的深处慢慢走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南美术网 » 大自然造就了剑川木雕的生产环境

打赏

相关推荐

合作伙伴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